1 / 6
文档名称:

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doc

上传人:tswng35 2016/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热点问题访谈●访谈嘉宾朱小蔓本刊记者施久铭凸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记者: 我们注意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以下简称《标准(201 1 年版)》) 中增加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请问, 为什么要增加这部分内容?请具体谈一谈这部分内容。朱小蔓:合理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这是因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代被凸现出来。在我看来, 宽泛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唤,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出现。本世纪以来, 随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明确提出, 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后, 关注和尊重自然生命存在与质量, 讨论和思考生命意义与价值, 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挥生命潜能与价值等那些更多涉及生命现象, 关注生命关键期的变化, 指导生命健康成长, 包含更多生命元素的教育理念、纲要及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一些地区、学校尝试进行。另一方面, 社会深度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价值失范、不良风尚也严重混淆了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念,这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冲击力。据统计, 1995 ~ 1999 年, ***是我国 15— 34岁人群首位死亡原因, ***率每年 0 万人。此外, 青少年吸毒、暴力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在学校教育中, 应该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同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关注学生生活,引领学生成长的学科,更是责无旁贷。很高兴看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中, 生命教育已经明确作为重要教育专题提出来。《标准( 2011 年版)》把“珍爱生命、感悟人生”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之一,将“感受生命的可贵, 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 同时规定了以下课程内容:“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珍爱生命, 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 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等等。除了上述集中体现的生命教育目标及内容外,也有分散、融合在其他教育内容里的,可以把生命教育的角度考虑在教学活动中。记者: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这些内容呢? 朱小蔓: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对生命这个议题有所认识和思考。孩子如何获取生命的经验, 是通过父母、老师及周围人如何对待他而形成的。如果教师能够温和地对待孩子、尊重他、爱他, 那么他也会这样去对待自己, 对待别人。所以, 教师是帮助孩子正确面对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过多讲述有关知识,而是需要更多引领学生去体验、去感悟, 包括以自己的平等、坦诚, 以自己的生命经历及经验与学生分享。例如,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珍爱生命, 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进行: 1. 感受生命的奇迹: 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什么会让你相信生命是一个奇迹?可以展示一个生命的诞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的神奇。 2 .感受生命的脆弱:在各种灾难面前,人的脆弱。 3 .生命值得敬畏:展示在灾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