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二章 经营机制
第三章 目标市场
第四章 业务规模
第五章 盈利能力与利润分配预案
第六章 内控机制及控制目标
第七章 准备金提取方案
第一章 基本情况
xxxxx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1年x月,地址位于xx市xxx。公司主营业务为:以自有资金对外提供担保及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公司现有员工x人,其中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本科学历x人,专科学历x人。截止到 ,注册资本增资到 万元。同时,公司股权经过转让,目前全部股东由x个法人股东和x个自然人股东组成,其中:法人股东-—xx 公司,出资额 万元,占比 %;自然人股东—— ,出资额 万元,占比 %。
第二章 经营机制
根据目前担保市场发展情况,公司将经营机制定位于如下五个方面: 
(一)信用考评机制    
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客户信用考评指标,、家庭财产、负担系数、学历、职业、职务、职称、户籍、年龄、过往信用记录等。企业信用考评指标主要应包括净资产、净利润、资产负债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率、贷款按期偿还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比以及企业法人代表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客户按信用考评结果分四个等级:得分在85分以上的为一级客户,是担保公司需要重点联系的业务对象;得分在75分以上85分以下的为二级客户,是担保公司需要积极争取的业务对象;得分在60分以上75分以下的为三级客户,是担保公司可以接受的业务对象;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为四级客户,担保公司对这类客户一般不予提供担保。
风险防范机制
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方面。
风险评估是根据对客户资信状况和反担保财产状况的调查,对担保项目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风险系数越小,担保的安全性就越高;风险系数越大,,对代表风险度的风险系数要确定一个上限,当风险系数达到和超过这个上限时,就说明风险度过高,不宜担保。风险评估的关键,是要做到资信调查细致、反担保财产评估准确。
风险预防是针对项目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事先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三关”:一是要把好客户资料的审查关,确保资料真实、合法、有效。个人客户要重点审查婚姻证明、家庭及工作单位地址和电话;二是要把好反担保财产产权关系的调查关,确保抵押或质押反担保财产产权真实、清晰、合法;未设定抵押或质押。三是要把好担保审批关,报到银行的项目必须经过正常的担保审批程序,不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越权、越级和操纵行为。
风险监测是在担保项目运作过程中,随时对项目及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跟踪、监控、测评,当发现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发出警报。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一旦发生,就要通过风险抑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办法,把风险程度和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贷款担保风险控制的重点在于建立两个系统:一是要建立担保贷款逾期催收系统,拥有多种行之有效的催收手段;二是要建立反担保财产处置变现系统,客户一旦违约,能以最快的速度和较好的价格处置反担保财产,实现资金回笼。
(三)资金补偿机制
随着担保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违约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资金补给问题将日益突出。担保业务要想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资金补充来源。 
从最近几年看,担保公司可建立三条资金补充渠道:   
1、实施增资扩股,吸收新的股东;
2、每年从担保盈利中提留适当比例用于充实担保资金;
开拓投资业务,用投资收益充实担保资金。 
从长远来看,担保公司还有四条资金补充渠道应积极开拓。 
1、发行有抵押的担保债券;
2、出售担保债权; 
3、通过政府再担保;
4、通过证券市场筹资。 
(四)利益激励机制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商品生产和按劳分配。只有彻底消除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企业的利益是建立在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成效与其个人利益密切相关时,员工的工作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立利益激励机制的重点是要抓好以下
“三项制度”建设:
工资考核制度。要把职能部门的工资考核办法与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