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盘县车站试验实施方案综述.docx

格式:docx   大小:129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盘县车站试验实施方案综述.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5 2021/4/27 文件大小:1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盘县车站试验实施方案综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工程概况 1
二、 编制依据 2
三、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3
四、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4
五、 工程材料的检测工作 5
六、 混凝土管理 9
七、 建筑工程实体的检测 10
八、 试验仪器的管理 14
九、 检测工作的几方面控制 1
十、附表 18
附表一、引气剂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18
附表二、其他类型减水剂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19
附表三、水泥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20
附表四、细骨料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21
附表五、粗骨料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22
附表六、外加剂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23
附表七、拌合水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24
附表八、粉煤灰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25
附表九、硅灰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26
附表十、磨细矿渣粉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 27
盘县车站试验实施方案
—、工程概况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沪昆客专贵州段盘县中间站场路基工程起讫里程
DK955+〜DK957+,车站位于滇东高原丘陵区,地势起伏不 大,地面高程1770〜1910m相对高差30〜140m自然坡度5〜10o局部较陡。基岩 零星出露,坡面上多杂草、灌木,坡麓及缓坡处覆土相对较厚,多辟为旱地、水田, 种植以玉米、稻谷为主的农作物。
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岩溶及顺层, 特殊岩土为软土、松软土及膨胀土,沿线的地
下通讯电缆线、自来水管、下水道、地表建筑物,给施工进出地段带来困难。
线路附近有散落村舍,线路右侧150〜600m为镇胜高速,右侧100m左右为国道, 有机耕道与国道相通,交通方便。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沪昆客专贵州段盘县中间站场路 基工程起讫里程DK955+〜DK957+,车站位于滇东高原丘陵 区,地势起伏不大,地面高程1770〜1910m相对高差30〜140m自然坡度5〜10o 局部较陡。基岩零星出露,坡面上多杂草、灌木,坡麓及缓坡处覆土相对较厚,多辟 为旱地、水田,种植以玉米、稻谷为主的农作物。
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岩溶及顺层, 特殊岩土为软土、松软土及膨胀土,沿线的地
下通讯电缆线、自来水管、下水道、地表建筑物,给施工进出地段带来困难。
线路附近有散落村舍,线路右侧150〜600m为镇胜高速,右侧100m左右为国道, 有机耕道与国道相通,交通方便。
二、编制依据
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1—2010
2、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44-2004
3、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50152-92
4、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2005
5、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193—2009
6、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
7、 《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8《建筑用碎、卵石》GB/T14685-2001
9、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107-2010
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11、 《铁路工程材料试验方法标准汇编(2010)》
12、 《铁路工程建设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条文汇编》
13、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三、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1、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现场质量检测制度。
2、 根据设计文件、技术条件、制定相应的自检送检制度。
3、建立试验台账、完整、准确记录自检送检试验检测项目及最终试验检测结果。
4、 按照统一的检测标准、方法和频率对本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材料质量进行检 测。
5、 建立不合格检测台账,对自检、中心试验室监理中心试验室抽检不合格的材 料提出处理意见,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核实。
6检测人员根据规范要求频率进行自检;检测所用的各种试验仪器设备,必须 处于正常状态,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予使用。
7、原始记录与数据处理,应按统一格式书写并保持其原始值的严肃性,不得弄 虚作假,检测数据及相关图谱应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符并保留原始记录和原件。
四、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1、 拌合站原料要分类堆放、做好标识,表明材料名称、规格品种、数量、进场 时间、检验情况等。
2、 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等材料要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雨;按进场时间先后
顺序分别堆放,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如果已超过规范规定的有效期,使用前必 须经过重新试验,按试验结果采用正常使用或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