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4/2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

  读后感  **站***183****4333  是中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关键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21年。当然也就稳坐了2021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深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大家的束缚,今后埋没人间。  到底是什么内容?为何她被古人视为经典,以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没什么差异。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全部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里最轻易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表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一直保持中立。这当然是好的,能避免很多无须要的争端,但过分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表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实际上,君子就是孔子她们儒家学派的一个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以后从之斗”,全部表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和君子相正确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说明君子和小人的不一样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和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初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关键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