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疏: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新生的注解体式。
②疏,就是疏通意义的意思。这一体式还有“义疏”、“正义”等别名。
③它是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的传注。
④南北朝以后这类注解的代表作有如: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宋邢昺《论语注疏》、清郝懿行《尔雅义疏》等等。
2.集解:
①或称集注、集释,是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别的注释体式。
②主要是由注释者汇集各家对同一典籍的注解,并阐明自己的意见。
③集解的特点是博采众家之长,使读者一目了然。客观上往往能保留了一些已佚的古注本。
④这类注解代表作有:魏何晏《论语集解》、清王先谦《庄子集解》等等。
3.正义:
①是疏的别称,是隋唐以后一种新生的注解体式。
②它也是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的传注。
③代表作有: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清焦循《孟子正义》等等。
4.反切:
①是古人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注音方法。
②大约起于汉末,最初叫“反”又叫“翻”。唐人忌讳“反”字,又改为“切”字。
③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来。例如“相”音息亮反,就是“息”和“亮”相拼,得出“相”的读音。
④反切是根据声韵特点来拼音的,切上字代表被切字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切下字代表被切字的韵母(包括声调)。
⑤因为语音的发展和反切的时代局限,反切有时无法准确注音,不过反切方法经过长期使用改进,大大改善,基本上做到了二字连读成为一音。
⑥反切方法与今天的汉语拼音相比,局限与落后是显而易见的。
5.如字:
①古书注解中,表示某字当读本音。凡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的叫做如字。
②例如,“卫侯来会葬。”(左传·隐公元年)注:“卫国在汲郡朝歌县。”《释文》:“朝,如字。”就是说“朝”应该读本音(zhāo)。
③又如,《史记·项羽本纪》:“以恶食食项王使者。”张守节《正义》:“上如字,下音寺。”这里是说前一个“食”字按平常本来读音去读,后一个“食”字要读特殊的“寺”音。
6.李善
①李善(约630—689),古代注解大家,唐代扬州江都人,着有《文选注》60卷。
②其特点是材料丰富,非常渊博,引用个类古籍文集1600余种。
③其文献价值很高。在训诂方面,李注也优于五臣注,其注释多平稳无疵,可作为人们注释古书的借鉴。
1.二十八宿:
①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作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②经过长期观察,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这就是二十八宿。
③即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2.分野:
①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如说某星宿是某州国的分野,就天文说,称分星;就地上说,称分野。
②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禨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3.闰月:
①一个太阳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