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特色引入,直奔主题。
在本课的引入中,我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乘积为1”的概念,然后用乘法算式,观察积的特点与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特点,直接对倒数形成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采用学生自己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只要调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分数。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倒数的意义,我引导学生举了大量分数的例子,并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使学生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倒数的两个数只是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进行调换”、更让我高兴的是学生能注意到“倒数是相互依存的”。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我引导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在强调重点时,学生发现在数学上还有像倒数这样的情况,如约数和倍数,倒数也是相互依存的。
二、让学生在碰撞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理,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了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上让学生以生问生答的形式进行,开始是提出整数、真分数、假分数,接着想到带分数、小数,进一步想到两个特例1和0, 面对特殊的0为什么没有倒数时,学生们出现了小小的“争执”。有人认为:“0分之0还是等于0。”有人认为:“0乘以任何数都不等于1。”对于学生的“争执”我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引导他们互相说说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的交流中,学生们达成了一致的认识:0没有倒数。并且在说明理由时,学生还认为“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得到1”这两个理由,拓展了我所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得出结论,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本课我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自己进行了充分的讲述,让我惊喜万分,感到十分高兴,我觉的是本课最大的收获,在学生的思维展示中,连我都充满了激情。我想,在教学中需要我充分预设,放开手脚,这样定能让我的课堂焕发精彩。
我平时喜欢看一些书籍、杂志,有时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就会想到学生们,觉得文章里面讲的道理就是我要说给他们的道理,这些内容新鲜词句优美的文章他们一定会感兴趣。于是,我开始在阅读中注意积累,看到觉得适合他们读的文章就留心收藏起来。这些文章不是枯燥的说教,也没有吓人的篇幅,或许里面有个熟悉的人,或许故事是他们身边的事,再或许是一个时期他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和他们分享《聪明是一张漂亮的糖纸》后,班里一名腼腆的女生偷偷给我留言说:“其实我和肖铁有相似的梦想,我以为我的梦想是空想,一辈子都不能实现,现在看来是我没有肖铁努力,是我坚持得不够。”他们听了一名残疾女孩执著写作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就将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