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长恨歌白居易.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恨歌白居易.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4/2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恨歌白居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恨歌白居易

  空遗恨。没有遗恨完整的友谊,没有遗恨完整的爱情,甚至没有一份完整的亲情,平白无故地成为情妇还心安理得,平白无故被自认为爱自己的小男人杀死。本文是xx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仅供参考。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篇1
  有些人说,是写政治的,抨击唐明皇的昏庸;又有些人说,是写爱情的,它歌颂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悲伤的爱情小说。而我读,感受到的却是极力渲染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的后面的白居易的悲伤。
  古代男子,年纪很小就能够成婚,早婚能够说是一个社会倾向,所谓“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按理说,在这种环境之下的白居易应该是很早就成婚了的,不过因为某种原因,她成为了当初社会上士族家庭很罕见的“大龄剩男”,三十多岁全部还没有结婚。这个“某种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湘灵。白居易少年时住在符离(今安徽宿县符离集),和东邻之女湘灵姑娘长久相爱,感情很深厚,两个人私底下约定了终生。不过,白居易的母亲却反对她们的爱情,以为湘灵的门户太低,不是白居易的良配,在“百事孝为先”的古代,一门婚姻没有了父母的首肯那是根本就行不通的,纵然很爱,白居易还是不得不听从了母亲的话。不过作为对母亲的抗议,她多年一直全部没有结婚,最终在母亲的以死相逼之下结了婚。而那个时候,她37岁了,湘灵姑娘则终生未嫁。
  有句话说,在文学作品里,写他人就是写自己,每一部作品全部是作者内心的剖析和情感的流露。那么在里,白居易极力描写的,不只是唐明皇的爱情悲剧,更是她自己的爱情悲剧。唐明皇因为被军队的强迫,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面对这一切,深情的君王却只能够“掩面就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在此时,白居易大约把自己当成那个悲痛无奈的唐明皇了吧,她的“军队”,就是她的母亲。唐明皇是君王,比爱情更主要的还有她的国家,因此即使心痛,她还是选择了牺牲杨贵妃;而白居易是人子,“百善孝为先”,在母亲和湘灵之间,她也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这该是怎样的一个无奈呢?在这首诗歌中,白居易以相当大的篇幅描写了杨贵妃死后唐明皇的痛苦和思念,不论是春分桃花,秋雨落叶,双目所睹之物,没有一样不能够不够气她对那个心爱的女子的思念。听说湘灵曾经送给白居易一双鞋子,她终生全部带在身边,“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同”,写人写己,这种惆怅,只有爱过的人才能够懂吧。
  爱情被现实打败了的白居易,苦闷无处可说,她多么想见到湘灵,对她倾诉自己的一切,不过她不能。现实是不能够处理的了,她最终只能寄托于神灵。在里,她给唐明皇和杨贵妃安排了一次相会,“七月七日长神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而且表示了相互的愿望,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论人间还是天上,恩爱不觉。不过,她没有像唐明皇那么幸运,她没有能够帮助她的道客,只能够在半梦半醒间,在辗转反侧时,感叹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想,她应该是羡慕唐明皇的,她爱过,拥有过,轰轰烈烈过,即使杨贵妃是她的儿媳妇,不过为了爱情,她争取了也得到了,而自己呢?只能够在漫漫长夜,让思念一点一点把大脑吞噬,痛彻心扉。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这是白居易的,写于元和六年,时年白居易四十岁。读了,我最终明白为何读到这句时我会有流泪的冲动,在那场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