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古代关于教育孩子的故事.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关于教育孩子的故事.doc

上传人:wendy 2021/4/2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关于教育孩子的故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关于教育孩子的故事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关于古代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古代关于教育孩子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将相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劳。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避着廉将军,是为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智慧小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公艺百忍

  唐朝有个张公艺。他的家里竟有九代同堂,住在一块不分家,也因为这么和气兴盛,引起皇帝的注意。

  他家祖先从北齐开始得到当时皇帝重视,表扬这户人家能和睦共处,足以成为邻里的典范。到了隋朝以及唐朝太宗皇帝时也一样得到朝廷的表扬。等到了唐高宗时,这户人家依然兴盛。

  有一次,高宗皇帝到太山路过当州这个地方,就来拜访张公艺,问他:“为什么你们这一家可以和乐融融,这么多人都能居住在一块呢?”

  张公艺就请求用纸笔来对答,高宗皇帝就给了他纸笔。他提起笔竟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呈给皇上,并且说:“一个家庭一切都得利于'忍’。”

  “宗族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最主要的是领导人有偏颇、私心,在衣食住行方面会徇私,家人当然就会起愤愤不平之心。”

  “除此之外,长幼是否有序,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尊卑,没有次第,那么这个家一定是很混乱,在一起相处时一定会纷争不断。更何况彼此之间如果不能相互包容,就会相互争吵,彼此不能同心协力相互合作,不愿意努力生产,家里的产业就不能蒸蒸日上。这个家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如果每一个人,都积极为家里做贡献,在平时互相协助,都能用这个'忍’字,做到礼让,那么家庭当然就能和睦了。”

  智慧小语: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张公艺的家能够九代同堂的秘诀是一个“忍”字。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学会“忍”,忍耐的结果是“百忍成金”。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智者寿,仁者寿

  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是聪明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还是心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较长寿呢?”孔子回答道:“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并不是他寿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损掉的。比如起居没有定时,饮食没有节制,时常让身体过度疲劳或无限度地放逸。这些都是因自己不懂得爱惜身体,使身体受到损伤,这样,疾病就可以夺去他的性命。第二,居下位的人却无视君王,以下犯上;对于自己的嗜好欲望,不肯节制,贪求无厌。这样的人,刑罚也能夺去他的寿命。再者,人少却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却还要去欺辱强大;忿怒时不懂得克制自己,意气用事;或者不自量力,不计后果地行动。这样,刀兵战事就可以让他夭折。像这三种情况:'病杀、刑杀、兵杀’,是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而仁人廉士,他们行动有节,合乎道义,喜怒适时,立身行事有操守,懂得培养自己高尚的性情,这样他们得享长寿,不也合乎道理吗?”

  智慧小语:《黄帝内经》上提出:“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人到七十古来稀”,这和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若想长寿,就要知足少欲。无论饮食、情绪、欲望都要节制、克己,始终保持恬淡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