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docx

格式:docx   大小:70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4/28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
一、配电线路安全距离
(一)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是指从供电设备到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
(二)架空配电线路
一般架空配电线路是指 10 千伏及以下电压的架空配电线路。 1~ 10 千伏架空配电线路为高
压配电线路, 1 千伏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为低压配电线路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高、低压是
1 千伏为界限而分类的 ) 。
(三)接户线、进户线
从配电线路至用户进线处第一个支持点之间的一段架空导线称为接户线; 从接户线引人室内
的一段导线称为进户线。
(四)电缆线路
随工作环境的不同, 电缆线路可分房内隧道或沟道电缆线路、 直埋电缆线路、 桥梁下吊挂电
缆线路和水底电缆线路等。
(五)配电线路安全距离
是指配电线路在敷设后, 对其一定范围内的质保持的相对安全距离。如:架空配电线路、接
户线、 户内低压配线、电缆线路等, 在新建、 改建邮电局所过程中都应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安
装标准。
二、电工安全操作距离
检修作业安全距离: 在带电区域中的非常电设备上进行检修时,
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
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大于表
20 中所示的规定。
表 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设备电压(千伏)
距离(米)
设备电压(千伏)
距离(米)
6 以下

154

10~ 35
220
44 330
60~ 110
第四节 接地
电气设备、杆塔或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其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一、接地按其目的分类
(一)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二)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
为了
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
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
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三)接地电压保护装置, 如避雷针、 避雷器和保间隙等, 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
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四)易燃油、 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 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 称为防静电接地。
二、接地电阻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 称为接地的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
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三、接地的作用
防止电磁耦合干扰:如数字设备接地;射频电缆布线屏蔽层接地等;
2. 防止强电和雷击通信设备: 如列架及一般通信设备机壳接地, 防止设备、 仪表、人身伤害;
通信系统工作需要:如海缆中继设备的远供系统采用导线——大地制方式。四、联合接地
随着通信业务发展,种类增多,分散接地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我们把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 (包括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 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方式称为联合接地。
联合接地这是强制性条文,新建站就必须按照这个去做, 在机房里面, 保护地、工作地要把
它们都联起来,集中尽量做到接地电阻低。
电气事故
一、电气事故分类
(一)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 可以分为人身事故、 设备事故、 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
(二)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
(三)按事故严重程度划分,可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特大事故,是指造成三人及三人以上死亡;大面积停电,造成严重减负荷;重大电气
设备或生产厂房严重损坏,造成火灾事故损失超过 30 万元;造成其它用户停电,产生严重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一至二人死亡或三人及三人以上重伤;大面积停电,造成减供负荷;主要电气设备损坏,由于停电造成较严重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3)一般事故,是指除特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外的其它事故。
(四)按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触电事故。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
的人身伤害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 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