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胆管癌介入治疗.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胆管癌介入治疗.doc

上传人:yzhlya 2016/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胆管癌介入治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介入治疗胆管癌管壁浸润型最为多见,可见于胆管的任何部位。由于受累的管壁增厚, 可致管腔变小或狭窄,进而可发生阻塞现象。治疗一般是介入治疗胆管狭窄。一、介入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有手术禁忌的胆道癌、化学损伤或其他创伤造成的胆道狭窄、术后吻合口狭窄经多次扩张无效者及肿瘤复发者。禁忌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不适合置入支架。二、胆道支架的特点(记忆镍钛合金胆道支架) ⒈具有良好的生理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稳定的形状记忆性能和超弹性。在0℃-10 ℃范围内,支架为软化状态,易于改变形状。在人体内将支架由置入器中放出,可立即恢复原来的形状,以持续柔和的径向扩张力,作用于在胆道内壁上,使狭窄部位扩张并恢复通畅。⒉支架在体温下具有良好的超弹性,能顺从胆道的蠕动,从而既保持胆管畅通又无不舒适感。⒊支架两端有小圆弧构成,不会操作胆道内壁。三、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 197 4年 Molna r和 Stockn m 首先报道采用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已成为对该病姑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近几年来, PTCD 在技术上和器械上都有很大改善和发展。20世纪 70年代后期,人们研究经皮肝胆管内修复术并开始应用于临床。该方法是将内支架放置在胆管梗阻部位内,使淤积的胆汁得以沿生理通道流入十二指肠,却除了携带引流袋或瓶的缺点,提高了生活质量。 80年代后期金属支架的问世,解决了胆道内支架长期放置的问题。由于金属内支架组织相容性好,胆法堵塞,可长期保持通畅,不易脱落,而且操作简单,置放途径灵活。目前,胆管内支架置放术已被介入放射学医师接纳。(1)置放球囊导管扩张胆总管狭窄处(2)沿世丝送入内支架释放装置于胆总管狭窄处(3)固定推送杆,后撤导管鞘,逐渐释放金属(4)用球囊导管扩张内支架内支架(5)内支架被准确置放在胆总管狭窄处,管腔增大四、支架置放术的操作方法一般在 PTCD 引流后 1周进行,亦可同时进行。行皮胆道造影( PTC ),然后经左或右胆道分支穿刺插管,在 5F 长鞘置入胆道貌岸然后,用超滑导丝和 5F 猎人头导管试通过阻塞段,在导丝、导管跨过阻塞段置于士二指肠后,跟进导管鞘。经鞘侧壁行远近端造成影,以便确定阻塞段长度并选择支架长度。沿导丝导管行阻塞段扩张,经导管更换超硬导丝后撤出球囊导管。将置入器沿导丝插入病灶部位,再次造影证实支架位置后缓慢回撤外鞘,直至支架完全释出。支架植入后再次造影,了解梗阻改善情况,必要时再次球囊扩张或植入另一支架。两步法优点: ㈠胆法引流后黄疸指数下降,全身症状改善。㈡ PTCD 术后 1周经皮穿肝通道已建立,置放内支架容易。㈢病人出血少,痛苦轻。五、介入治疗术后处理 PTCD 术后需卧床 24 小时,每 2 小时观察血压和脉搏 1 次,观察 1 日,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