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湛江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doc

格式:doc   大小:59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湛江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doc

上传人:ipod0c 2021/4/29 文件大小:5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湛江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湛江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
2011—11-17 19:26:04   来源: 碧海银沙   评论2条 点击查看
赤坎大通街还保存着当年广州湾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的旧址(资料图片)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江伟智 编辑/邹红宇 蔚 青)广东是孙中山先生长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辛亥革命前后,广东的革命活动非常活跃,广州湾(湛江的前称),南路、高雷地区也掀起了革命的浪潮,为辛亥革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年孙眉在赤坎从事革命活动期间下榻的民居(资料图片)
  清朝末年,政府***无能,1898年,法帝入侵广州湾(湛江的前称),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互订广州湾条约》,设立法租界,独偏一隅的广州湾沦为法国殖民地。
  因当时清朝闭关锁国,而广州湾作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和商业经济发展繁盛一时,走私猖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来要推翻***的政府,建立民主共和。
  革命活动需要筹集大量经费,而当时的广州湾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正有利于革命党人筹措经费。同时,广州湾由法国人统治,革命党人在广州湾开展活动、发展革命人士加入同盟会,可以避免清军的监视,,发展武装力量可以渗透西南腹地。
古巷深深,人去楼空,走在这些小巷上,仿佛看到当年先贤们的革命足迹(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法国殖民统治下,广州湾民众逐渐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封建统治不满,并开始出现了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民族资产阶级,正是由于广州湾的这些有利条件,从政治、思想、经济和组织上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当地开展革命活动、建立根据地提供了条件上,奠定了基础。
  1907年,孙中山的胞兄孙眉和好友杨德初秘密潜入广州湾,大力发展同盟会会员,宣传革命纲领,大招党人。一时间,当地有志之士云集,在赤坎大通街成立了广州湾同盟会,吸收了本土人士杨益三、陈鹤舫等加入同盟会,负责在广州湾筹款.
南方大港——湛江港已跨进亿吨大港行列,湛江连接全国的铁路已建成,孙中山《建国方略》中提出的设想已得到实现(资料图片)
  孙眉与同盟会骨干吴川人士陈鹤舫等人多次深入各地,积极开展反清活动,相继成立化州、廉江、吴川、高州、遂溪等地同盟会分会,支持和指导广州湾周边的高雷廉地区(现湛江、茂名、钦州、防城港、合浦)开展革命活动,策划反清起义。在化州策动了万人武装大规模游行。并先后在钦州、廉江、防城、镇南关、河口,上思等地相继发动起义,1907年9月1日至17日同盟会在南路发动的武装起义——“丁未钦州防城之役"。1908 年的徐闻、海康、遂溪各地的反清武装起义均取得成功。
  武昌起义前夕,1910年,孙中山更指派黄兴、杨永泰、陈济棠等一大批革命党人在广州湾活动,并成立军事指挥总机关,由此衍生辛亥革命运动的根据地之一和高雷地区“讨袁(世凯)驱龙(济光)”军事指挥总机关。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广州湾同盟会在孙眉的领导下迅速组织南路各地起义,光复雷州半岛各地,同年11月底,吴川、廉江等高州六属,徐闻、海康、遂溪的雷州三属全部起义成功,很快建立共和政权。
  从1907年至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