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修行要诀 【王骧陆】
修行要诀 【王骧陆】【王骧陆】" title="修行要诀 【王
骧陆】" action-
data="http%3A%2F%%2Fmw690%2F53
bd63efgd83d301ac1a9%26690" action-type="show-
slide">
(一)定宗旨
一、学佛宗旨,首在开智慧,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出苦
海、了生死。生死又分为二,一了分段生死轮回,不再混
入;二了变易生死,开般若明达生死,本不可得,不受世
出世一切苦厄。二、所谓成佛,即是成大智慧,梵语为般
若波罗蜜。以般若方可度登彼岸也。是以开智慧,乃成佛
唯一法门,舍此别无二法。三、学佛贵在自求自修、自除
苦恼、自开智慧、自成佛。求佛只如问路求医,走路吃
药,还在自己。所以佛学考据,只如地图和药方,与本病
不相干也。学佛者,是学与佛无二,同一无烦恼,清净自
在,不是变个佛。四、学佛目的在断一切苦,得究竟乐。
而得究竟乐者,只在开智慧;开智慧在定,得定在坐,坐
在法。宗旨目的既定,中途方不疑退,此生必可成就,不
问你修净土禅宗密法,都要同此宗旨,同此目的。
(二)明修义
一、明本来,本来不用修,因冤枉而入病,要恢复本来,
方叫做修,否则叫做建造,不叫修理。二、修心与修理物
品不同,当云复,言复其本来也。物品之修理赖他,心之
修复还赖乎自心,以妄心复妄心,至心不可得,光明自在
为止。三、修心虽赖乎法,但教法中用于一时,取舍予夺
在我,以明心见性为体,起一切妙法为用。四、修宜重
行,于一切行住坐卧时,无一不用凛觉,在佛堂修持者曰
修坐,修坐只一时,而修行在时时。五、修者,修至明心
见性为第一关。见性后,开般若妙用,方可以除习气,此
是第二关。是先破无明,后除习气,此禅密二宗,由果寻
因,乃根本解决唯一办法,与他宗不同。六、以般若凛觉
自己,观世间一切皆平等,此即是大心,观自己本体与佛
不二,此即是正修。七、无论何宗皆以归净土为止。或念
阿弥陀佛以净其土,或参禅修密以净其土,明心见性后,
方入正修。否则劳而无功,毕竟退转。至不退转时,在净
土宗曰阿裨跋致;在禅宗曰破初参;在密宗曰证三昧悉
地。
(三)求正法
一、一切佛法本无邪正之别,但断无一法可以普及,人人
皆可当机之理,故不论禅、净、密,以当机为第一。如其
人应修净土而令之参禅,此即毒药,如其人应修密宗而限
以净土,此亦是毒药。故其责在师,师必负阿鼻之责。佛
度众生,本在去执,若再教伊执著,不使之活泼自在,实
难辞咎。譬如治病,死守一法,以为谨慎稳妥,而因循即
可坐误,不可不知。二、求师不可以人情用事,如药不对
症,即当变计。如修净土多年,不见功效,可以修密。至
证三昧后,回头再修净土,则定有把握。鄙人近始自信修
净土有几分把握,故敢忠告。
(四)防诸病
一、勿苦修。凡毁残身体,均非佛法,佛以得大自在为
主,上升极乐。如愿苦行,何不入地狱修乎?当知苦行
者,乃在坚定其志,百折不回,防其情逸也。世人每以恶
衣恶食为苦,不知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