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三
三
匆匆又匆匆,终于读完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上册。很喜欢易的叙述品评笔调,可以说,除了生活和带孩子的必须时间外,其它事情都让我扔在了一边,读此书,实在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朋友说,读后感应看完书后马上写,所以又将一大堆必做的正经事扔下,先记录一些读书的感受。如果时间允许,本应该再翻一遍做些信息的筛选,现在只好就这样敲出些文字宽慰一下自己。因此怕是难免有胡言乱语之处。
读此书,感觉易先生实在是严谨、认真而又博学,但感触最深的是他的可爱,这种可爱包含了很多内容,这所有的内容就形成了他的个性魅力。因为只是匆匆阅读,因为本人解读文本能力的有限性,在此只能略说一二,而且还极有可能是胡说。
我想说的是易先生的好恶,对象当然是三国中的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三国的英雄中,感觉先生更喜欢曹操和孙策,而对刘备则不太以为然,虽也有赞美之词,但还是有些言不由衷,那些肯定之词好像仅仅是学者的一种态度,而曹操和孙策却似乎是真欣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下面我摘录一些文字加以说明。
一、曹操
曹操究竟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品三国主要想弄清这样一个事实。
品三国第一集真假曹操。在这一集中,先生尽量科学地引用历史上的各种评论来讲述曹操其人。开篇他就引用了鲁迅的评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这当然是一个积极的引导,接下来还是引述鲁迅先生的话,鲁迅是想为曹操翻案的,他的言论自然对曹操有利。所以接下来先生说:坏话说多了,就成了成见。成见一代代传下去,就积重难返。具体到曹操,事情更麻烦。后面先生说到了众多涉及曹操的书籍,包括《三国演义》和《资治通鉴》;还就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话引经据典展开了评论。看毛批: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之后作者说:毛宗岗父子是不喜欢曹操的。他们都说这是曹操的过人之处,那就应该是过人之处了。而后,作者又引述曹操临终时的细节及诸多故事论证了曹操的真诚、儿女情长和宽宏大量。最后作者说: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最后作者的论断是: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接下来先生用了11集来品这个可爱的奸雄。在第二集中先生用了外很大篇幅论述曹操的可爱,他说:曹操最可爱也最遭人嫉恨之处是他说真话。在12集天下归心中,先生用了八句话来概括曹操的用人之术: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之后先生又说: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八个字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曹操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而他做人的成功,又是知人的成功。先生还说:洞察人性,洞悉人心,已不容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也很难得。但更为可圈可点的是,他做得是那样坦然、实在、大气、自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