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动态监测.doc

格式:doc   大小:17,07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动态监测.doc

上传人:教然后知困 2021/5/1 文件大小:16.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动态监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动态监测
监测单位
2017/8/28
治理工程动态监测说明
第一节 项目简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治理工程动态监测
项目地点:XX村
项目监测单位:监测单位
项目提交单位:国土资源局
二、项目背景
由于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活动,严重破坏了矿山的地质环境。2016年3月,受国土资源局委托,XX设计公司编制了《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并通过验收。2016年8月底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开始启动,施工方依据《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对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危岩清理、削坡、坡面清理等综合治理。2016年10月中旬,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因故暂停,施工中断。2017年8月25日接上级指示,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重新启动。为了保护国家资源、保证施工质量,国土资源局决定对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动态监测。
本次动态监测区为该设计方案指定治理区范围。
三、目的、任务
(1)目的
根据《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对治理工程定期进行动态监测,旨在施工方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治理施工,对在治理过程中未按设计要求的施工进行指正,最终由国土监管部门督促治理施工方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施工。
(2)任务
通过定期对治理区1:1000地形测量、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方法,结合《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分析治理区是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对未按设计要求的施工进行指正,使矿山治理效果最大限度达到设计方案要求。
第二节 矿山的自然地理
一、交通位置
安徽省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位于城130°方向,距县城约17km处,马山头南坡。治理区中心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7°05'49";北纬34°06'17"。矿山有村道与S301省道衔接,交通较畅通(见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治理区地处皖北低山丘陵区。山脉起伏呈北东向展布,马山头主峰海拔标高+227m,山上植被稀疏,主要为杂草及灌木丛,无建筑物。坡洪积裙环山分布。治理区水系不发育,山间冲沟呈“V”形浅、短季节性干沟,方向与坡向一致,平时均无水,受季节性降水控制。
治理区地貌为露天采坑,属现代人工地貌,由于原采石厂及其邻近采石场长期连续开采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现已形成一个较大的采矿宕口,南北长约460m,东西宽约360m,,采场边坡高度约10-37m,边坡角50-70°左右,最大边坡角近90°,矿区地表基岩出露,主要由块状灰岩组成。
三、地质构造
治理区地处秦岭纬向构造带北分支,鲁南隆起之南边缘,坐落在徐(州)宿(州)弧形构造带之中近徐州段,为磨山——大方山背斜之东南翼。区内构造简单,为一稳定的单斜构造,岩层倾向128°,倾角40°,产状较平缓。
⑴褶皱
刁集—老山寨背斜,轴向北东-南西。延伸较远,北西翼发育不完整,被北东向纵向断层破坏。
⑵断裂
区域构造上北东和北西断裂发育。治理区未见断层。发育190°与302°两组裂隙。
⑶岩浆岩
治理区及周围岩浆岩不发育。
四、治理区水文地质条件
⑴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特征,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治理区无第四系松散层,只分布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
该含水层(段)分布整个治理区,且大部分岀露地表。据对治理区人工边坡观察,地表之下1m深度范围内岩石风化较强,开口状裂隙。岩溶发育一般,岩溶形态以溶沟和溶槽为主,上宽下窄,并多为粘土充填。据该市等地石灰岩勘查报告资料,岩溶发育率为1-5%。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q= s
•m,富水性弱-强。据相邻矿水质测试资料:地下水类型为HCO3-Ca或HCO3-Ca•Mg,pH值为,。治理区为裸露型寒武系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段)。地下水主要赋存在埋深+40m以下的裂隙、岩溶中。
⑵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治理区含水岩组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地下水的径流受地形条件、地层产状控制,径流方向与坡向一致,沿裂隙(节理)侧向径流是地下水主要排泄途径,其次是人工开采和泉水。
治理区原为露天山坡开采,矿层裸露地表,矿层透水,不含水。矿山开采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大气降水可自然排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五、治理区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治理区及周围出露的地层、岩性、结构及工程力学性质等特征,将区内岩土体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