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呼吸教具.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呼吸教具.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呼吸教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 :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二初级中学类别实验创新题目创造教具填补教材空白,解决呼吸运动难点参评主体张爱萍杜振发姜波问题的提出呼吸运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一般借助模型边演示边讲解呼吸运动过程,但原有实验模型的缺憾是: 1. 肋间肌舒缩模型只能演示出肋骨、胸骨、肋间肌在一个平面上的变化, 但我们的胸骨肋骨和肋间肌之间的变化是一个立体的变化,同学们很难把一个平面演示与一个立体变化结合在一起。 2. 膈的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中, 只能演示膈的变化, 不能展示出胸腔和肺容积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1. 明确原理,找出缺陷 2. 就地取材,创造教具 3. 形象表达,操作简便呼吸运动教具使用方法: 通过推动注射器,使胸骨和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膜向下运动,胸腔容积变大,使气体进入肺(气球) ,肺扩张完成吸气过程; 反之, 通过拉动注射器, 胸骨和肋骨自然下垂, 膈膜向上运动, 胸腔容积变小, 从而使气体从肺(气球)中排出,肺回缩,完成呼气过程。效果 1. 填补了各种版本教材呼吸运动整体演示模型之空白。改变了教材单一展示、割裂知识、抽象表达的缺陷。 2. 能直观的理解和观察呼吸运动的整个过程以及胸部各部分的变化, 学生们学****起来形象、生动、有趣、简单。 3. 荣获寿光市实验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在市研讨会上做典型交流,推广全市。 4. 激发了学生创新欲望, 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今年山东省第二届学生实验创新展评中获山东省一等奖第一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县市区意见市评审意见创新教具填补教材空白解决呼吸运动难点寿光市洛城二中张爱萍一、问题的提出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人不但需要不断地摄食,而且需要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必须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其中的呼吸一般指肺的换气,即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运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一般指导学生体验深呼吸时自己胸廓的变化,然后提出问题,进而借助模型边演示边讲解呼吸运动过程,但原有实验模型缺憾是: 1. 肋间肌舒缩模型只能演示出肋骨、胸骨、肋间肌在一个平面上的变化,但我们的胸骨肋骨和肋间肌之间的变化是一个立体的变化,同学们很难把一个平面演示与一个立体变化结合在一起。 2. 膈的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中, 只能演示膈的变化, 不能展示出胸腔和肺容积的变化。为此,我们创造性的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呼吸运动演示模型,改变了教材单一展示、割裂知识、抽象表达的缺陷,收到了良好效果。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一) 明确原理,找出缺陷根据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进一步探讨呼吸运动的原理: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使胸骨和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膜向下运动,胸腔容积变大,使气体进入肺,肺扩张完成吸气过程;反之, 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胸骨和肋骨自然下垂,膈膜向上运动,胸腔容积变小,从而使气体从肺中排出,肺回缩,完成呼气过程。我们通过讨论研究,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改进教具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我们决定自己来改进教具。(二) 就地取材,创造教具用长约 40 cm的 10 根硬铁丝固定在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条上,长木条代表脊柱,短木条代表胸骨,铁丝制成后高前低的肋骨,和胸骨一起构成圆锥体胸廓。胸廓内安装注射器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