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1,19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5/2 文件大小:1.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
听名师课堂教学有感
新州中心小学 石小琴
我们这次(4月23至24日)到凯里听课,共听了一天半,听了三位名师(支玉恒、戴建荣、吴琳)的课使我深受感动,感动于他们上的课是那么的精彩,是那么富有感染力,于支老师对教育的执著,更感动于支老师在七十二岁高龄亲自为我们上展示课。
支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乡下人家》这两堂课,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刻意的表演,他只用一样教学手段——粉笔,却给我们上了一堂最普通、最简单、最朴实的课,又是最不平凡的课。     
就拿《生命,生命》来说吧!这一堂课,就是以学生的读为主,支老师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读出不同的滋味。初读课文的时候,支老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一般来说,学生就开始大声读了,可支老师进一步问学生:“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分别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句式来回答。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简单,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另外也给课文结构上的教学做了铺垫。在对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的学****过程中,支老师采用三个步骤,指导学生读书。第一步先引导学生反复读熟事例,第二步让学生用笔画出本段中最重要的一句话,第三步再从这句话中找出两个最能说明“生命是什么”的词。就是在这“层层剥皮”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抓住了文字的核心,同时也慢慢学会了归纳总结的方法。这个结果是学生自己一步步找到的,这种方法也是学生自己一点点体会到的。但这也正是支老师一步步教会学生的,只不过这种“教”是一种有效的训练,而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
  课堂中,学生富有情感的读书声始终萦绕耳畔。每一段的指名读,词语换意思理解后的读,齐读,重点段落的背诵等,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同时也落实了文章的语言训练点。 支老师的课堂教学步骤简单,却让学生受益非浅,用支老师的话讲就是“听说读写就是语文的手段”。是啊,我们也可以抛开眩目的课件,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完成字、词、句、篇的学****并在语言文字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训练学生学****语文的方法、能力和兴趣。
再拿《乡下人家》来说,面对这样一个有难度的文本,因为学生生活在城市,对于农村生活场景他们很难体会,支老师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经验把这堂课驾驭得游刃有余,学生的发言让台下的我们惊叹,学生超常的水平发挥,真的是老师“导”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在其后的教学中,支老师通过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逐段指导学生去读文本,用心感受作者情感的流淌,在读中感悟到了文章的美。在
支老师满怀***地引导下,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逐渐升华。
戴老师所教学的古诗,没有采用传统的古诗教法,而是用他的古诗“读吟唱”教学法,带领学生一起去品味了经典的古诗文化,让我们每个听课者也情不自禁地随之吟之,歌之,舞之,他的教学情节感染了听课的每一位老师。上课前,戴老师与学生幽默风趣的交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指导诵读古诗时,戴老师采取了三步教学法:一读,读通顺;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出情感。在一读的环节中,戴老师抓住“舍”这个多音字指导学生把古诗读通顺;在二读环节中,戴老师指导学生用古人运用平仄读诗的方法(平长仄短),把古诗读出节奏、并化为脑中的画面;在三读的环节中,戴老师再次用课件和语言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