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记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及草原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草原之美。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让生搜集有关老舍先生的资料。
(2)播放视屏歌曲《天堂》。
(3)自制《草原》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朗读教学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以前的课文学习中,我们共同领略了黄山的奇松、怪石;
欣赏了台湾的日月潭;走访了长城、故宫;游玩了富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今
天,由娄老师作为大家的业余导游,让我们搭乘时间列车,跟随老师一起走进
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在那里我们可能还会遇到大文豪老舍先生呢,同学们还
等什么,出发吧!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播放歌曲腾格尔的《天堂》,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士 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
3、听了歌曲,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生简单交流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草原之美
1、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 新词,读准生字字音。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师生交流。(出示课件,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新词)
3、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
(美、美丽、漂亮、令人陶醉••…)
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2)课文中的草原上的人是热情的。
明晰:草原景美人更美!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 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草原自然之美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依据学生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预设:品读佳句,体悟情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
2)师:如果此时你就置身在这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师生交流,甚至有同学可能也会高歌一曲!(可找生唱出自己的心声)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1)说说幺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2)闭上眼睛想象: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 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师生交流)
3)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