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贡献影响.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贡献影响.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贡献影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影响摘要: 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近现代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探讨鲁迅先生的身世, 文章, 思想来揭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进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认知,达到自我进步的目的。前言鲁迅对于我们今天具有什么意义?甚至,按某些一心要否定鲁迅的人们来说,问题的提法更可以是:鲁迅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吗? 我在这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完全肯定的;不仅如此,同时还要强调地指出:在新的世纪里,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演变、国民性格与民族文化的重新构造,鲁迅的伟大献身精神、深刻而独特的思想、极具独创性的艺术创作以及其代表中华性格的人格典范,都具有迫切而深刻、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与作用。因此,我们今天还特别需要读鲁迅、学****鲁迅、理解鲁迅。在本篇论文中, 我将从鲁迅的身世,鲁迅的文化思想,鲁迅的文艺观,等方面对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影响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有所收获。本论一、鲁迅的平生鲁迅,姓周,幼名樟寿,字豫才,于 1898 年在南京求学时改名树人; “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起用的笔名, “鲁”取自母姓。鲁迅于1881 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绍兴。 1936 年10月19日凌晨辞世于上海。鲁迅的家庭和个人的经历,直接地促成了他从小就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其一,家庭的变故使鲁迅目睹旧社会的***,对上层社会产生了极端的憎恶;其二, 鲁迅从小就与农民亲近,与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熟悉农民的生活,并同情他们的不幸;其三,鲁迅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大量阅读“非正统”的书籍,一方面使他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与社会,接受了文学的熏陶,另一方面则更激起了他对封建礼教的强烈不满。..页眉.. 页脚. 鲁迅从小受到祖母、母亲和“长妈妈”的影响。于 7岁开蒙, 12岁到“三味书屋”读书(塾师寿镜吾)。在南京,鲁迅学****到了新鲜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898 年5月,鲁迅以“周树人”的名字,进入了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翌年,他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学校开设了许多介绍自然科学的课程;阅览室还有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等。(在南京,鲁迅读了《天演论》。) 鲁迅在这里学到了前所未见的自然科学知识,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接受了进化论思想。 1902 年,鲁迅毕业于路矿学堂。在日本,鲁迅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先是选择了“医学救国”这一人生道路。鲁迅先在东京弘文书院学日语, 1904 年秋季,进了仙台医专(这里有对他寄望颇高的藤野严九郎先生)。在东京, 1908 年直接就学于章太炎先生,在政治观念、学术思想上都深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他潜心阅读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提倡文艺,并曾创办刊物,取名《新生》。从 1907 年开始,在河南留学生所办的杂志《河南》上发表文言论文(其中,《人之历史》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科学史教篇》介绍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并从科学哲学的高度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文化偏至论》批判了维新派的“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 《摩罗诗力说》介绍和赞扬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此外,鲁迅还与周作人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