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孝昌县生态和谐构想党的十七大提出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林业是生态文明的主体, 是一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公益事业, 同时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林业的发展与否, 是考察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参数。当前, 林业正处在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 正处于现代林业的战略机遇期, 能否抓住机遇,促进林业快速发展,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一、孝昌林业发展现状全县方公里, 林业用地面积 54 万亩, 低丘岗地近 40 万亩, 森林面积 40 万亩,活立木蓄积 10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 。 1993 年建县以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坚持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 突破林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发挥了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全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长江防护林和外资造林等重点工程,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国土绿化步伐不断加快,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全县累计造林面积 25 万亩, 义务植树 1500 余万株, 建设绿色通道 500 余公里, 森林面积由建县之初的 17 万亩增加到现在近 40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 % 增加到 % 。.页眉. 页脚. (二)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积极开展封山育林, 全县封山育林 20 万亩, 原有疏林地大多已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有林地。二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共完成退耕还林 万亩,其中荒山造林 万亩,坡耕地造林 万亩,全县坡度在 25 度以上的坡耕地基本上退了下来。三是大力实施“万树村”活动,从 2005 年起,把“万树村”建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新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完成了 150 个“万树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任务,重点完成了 50 个整村推进村的植树工作。四是大力实施低产林改造工程,改低产低效为高产高效。通过实施林业生态建设, 城乡绿化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生态恶化的形势得到一定的缓解。(三)林业产业发展迅速在积极营造生态防护林的同时,全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低丘岗地开发,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一是大规模建设林业基地。以观音湖为核心, 在观湖路沿线高标准建设林果基地 8 万亩, 连绵 20 余公里, 形成了四季常青, 花果飘香的林产业走廊。以西山生态农业园为核心, 建设面积 1 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以万花园为代表, 遍及周巷全镇的苗木花卉基地,年出圃苗木近亿株(盆) 。二是大力培植林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凤凰山茶叶集团为龙头, 面积 1 万亩的茶叶产业; 以绿丰园为龙头的 5 万亩早蜜桃、冬枣产业; 以大悟山总场为龙头的万亩药材产业。三是成立了板栗、苗木花卉、林果三大林产品销售协会,促进了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林业产业。(四)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健全了林业行政执法、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新体制、新机制,有效保护了森林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完成了以“ 3S ”技术为基础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起步准备工作, 初步配备了防火器材, 增设了防火瞭望哨、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