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反射弧的分析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7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射弧的分析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21/5/3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射弧的分析实验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射弧的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反射弧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反射弧分析
  【实验人员】13级卓越创新班生理学实验第二小组全体成员(王立涛[]、关锐[]、覃淑萍[]、杜亚楠[]、王晨阳[])
  【实验日期】20xx/5/9
  【实验地点】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机能实验室
  【实验目的】
  (1)用脊蛙分析屈肌反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活动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学习破坏蟾蜍脑和脊髓的方法。
  【实验原理】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称为反射。较复杂的反射需要较高级中枢部位的整合,而一些较简单的反射,只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就能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或生理完整性一旦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只毁脑的动物(如脊蛙或脊蟾蜍)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实验对象】
  蟾蜍
  【实验器材与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包括锌铜弓,蛙板,玻璃板,粗剪刀,手术剪,镊子,探针,玻璃针,图钉,瓷盘);铁支架;蛙嘴夹;纱布;棉球;培养皿;烧杯;1%的硫酸
  【实验步骤】
  (1)制备脊蟾蜍:左手握住蟾蜍,用示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右手持毁髓针从枕骨大孔插入,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内搅动,充分破坏脑组织(呼吸消失,四肢松软),以一小棉球塞入创口止血制备脊蛙。
  (2)脊蟾蜍的固定:用蛙嘴夹夹住脊蟾蜍下颌,悬挂于支架上。待蟾蜍四肢停止活动,脊髓反射恢复后进行实验。
  (3)将蟾蜍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1%的硫酸溶液中2-3mm(浸入时间最长不超过10s),观察有无屈肌反射?若出现反应,立即用盛在烧杯内的自来水洗净足趾,并用纱布擦干。采取同种方法刺激右后肢,观察是否会出现屈肌反射。若某后肢不出现反射活动,则不再用该后肢进行实验。
  (4)用手术剪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然后再用手术镊剥净长趾上的皮肤。将其浸入1%的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破环感受器)
  (5)用手术剪自左后肢小腿基部环切皮肤并剔除肌肉,将左后肢最长趾浸入1%的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破坏传入神经)
  (6)将毁髓针向下插入蛙的脊髓中,充分破坏其脊髓。再将右后肢其它趾浸入1%的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破坏神经中枢)
  (7)换另一只蟾蜍,重复实验步骤(1),(2),(3)。
  (8)在该蟾蜍右侧大腿背侧剪开皮肤。用玻璃针在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分离找出坐骨神经。小心找出分布在大腿处的传出神经,并将其剪断。期间不断用任氏液润湿坐骨神经。将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1%的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破坏传出神经)
  (9)破坏左后肢大腿肌肉,将左后肢的最长趾浸入1%的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破坏效应器)
  1
  【注意事项】
  (1)制备脊蟾蜍时,不能破坏脊髓,以免破坏反射中枢。
  (2)蟾蜍毁脑必须充分,手术后会立即进入无反应的休克状态,安静5-10分钟待脊髓反射恢复后再进行实验。
  (3)每次用硫酸溶液刺激后,应迅速用烧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