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典社会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经典社会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一、社会学的假设与理论范式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论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来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我们获得的答案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范式是一科学领域内获得最广泛共识的单位, 我们可以用其来区分不同的科学家共同体或亚共同体。它能够将存在于一科学中的不同范例、理论、方法和工具加以归纳、定义并相互联系起来。(瑞泽尔, 1975 :7) 图1 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自然主义 I 社会事实范式 II 社会行为范式宏观微观 III 社会批判范式 IV 社会释义范式人文主义表1 :经典时代社会事实范式的沿革和代表人物年代结构功能论冲突论 1740-1770 孟德斯鸠 1800-1840 圣西门黑格尔的辩证法 1830-1870 孔德的实证主义托克维尔马克思和恩格斯 1860-1890 斯宾塞恩格斯 1890-1920 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韦伯、齐美尔、米歇尔斯、曼海姆莫斯的人类学传统卢卡奇 1930- 帕森斯及帕森斯之后法兰克福学派出所米尔斯及米尔斯之后共同点:都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及影响社会事实范式的基本特征: 1 、其主要目的,是理解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并通过对社会事实的理解,对其加以预测或控制。 2 、其主要假设,是认定人的行为是社会结构的派生现象。 3 、其主要方法,特别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方法,是奠基于自然科学原则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方法。 4 、其主要理论是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论。 5 、其主要范例,是《社会学方法论》和《自杀论》是结构功能主义的打鼎之作;《共产党宣言》是冲突论的开山之作。表2 :经典时代社会行为(心理)范式的沿革和代表人物年代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 1760-1800 亚当斯密、边沁 1860 斯图亚特. 米尔马歇尔的功利主义经济学 1890-1908 西格尔、塔得、黎朋沃德、萨姆纳、吉丁斯罗斯 1895-1940 弗洛伊德 1898-1923 帕雷托 1908 麦独孤的本能主义 1913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1930 洛伦兹、廷伯根的习性学传统 1938- 斯金纳操作性行为主义 1960- 霍曼斯及霍曼斯之后共同点: 它们都从个人层面出发, 将社会事实还原到个体的心理或行为层面,寻求社会行为甚至社会结构的解释社会行为范式的基本特征: 1 、其主要目的是理解社会行为及决定或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前者如本能或需求,后者如赏罚这样的刺激或环境因素)。 2 、其主要假设是认定社会行为或受制于奖励或惩罚等外部刺激因素(理性主义),或受制于人类的本能(如力比多、剩余物)或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因素(非理性主义)。 3 、其主要方法是主张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手段,了解人类行为或社会行为的基本特点。 4 、其主要理论,可以从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个向度来考察:在经典时代, 前者主要是马歇尔的功利主义和帕雷托的充分体现人的逻辑行为的帕雷托最优;后者则更为繁复。 5 、其主要范例有《普通社会学纲要》和《精英的兴衰》对人类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的论述。理性主义者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和非理性主义者弗洛伊德《梦的释义》为代表。表3 :经典时代社会批判范式的沿革和代表人物年代 1760-1800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国的古典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