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它属于界内部分。五个区即投手区、接手区、击球区、准备击球员区、跑垒指导员区,各个区的线属于该区,比赛开始时投手必须站在投手区内,接手必须站在接手区内,击球员必须站在击球区内,准备击球员必须站在准备击球员区内,其他队员必须站在界内。注:攻队成员不得故意擦掉击球区白线。 2、好球区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为击球员正在击球时的腋以下,膝以上。如击球员故意缩小好球区,裁判员依据正常击球姿势来判定好球区。 3、合法接住(1) 用手或手套捕住击出或传出的球。(2) 持球有一定的时间。(3) 主动有意识让球离手。注: ,与球击中地面同样处理。 、护面、手套或球衣接触或接住球时。判罚: 推迟死球如是击出的球则送三个垒,从投手投球算起。如裁判认为是本垒打,则可判本垒打。如是传出的球则送二个垒,从传球出手算起。 4、界内、外球(1) 界内球: ?从内场界内地区弹跳越过一、三垒垒包上空并落在界外地区的球。?定在击球区前三角区域和本垒板上的球。(2) 界外球: ?界内地区的球碰棒滚到界外地区。?界外地区的球碰棒进入界内地区。(3) 本垒打: 腾空球落地前击中标志杆或碰触守场员的身体弹出本垒打围网,属本垒打(碰触点与围网高度无关)。(4) 垒线上方的球判定界内球和界外球的依据: 以接球点与垒线的垂直线来判断。(5) 判罚要点?界外球的宣判要慢。?明显的界外球只做手势即可,不必发声。?垒线附近的界外球不仅要做手势。而且要大声宣判 foul-ball 。体现正确、果断。?垒线附近的界内球只做手势,不发声音。?界内,界外球一般由司球裁判宣判,如果一、三垒裁判追出去,则由他们宣判。垒上裁判千万不要给司球裁判任何暗示。 5、内场腾空球: 内场腾空球的定义(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双杀) 在一般情况下能接住的内场附近的腾空球。但不括内场手反身跑并背向来球接球的情况,外场手进入内场附近接球可视为内场手。是否内场腾空球是临场裁判员的认为。要求:内场腾空球局面出现和取消时,所有裁判都必须给出手势(暗号提醒,有或取消)。注意:出局时的提醒(利用暗号)。注:了解与平直球的区别 6、得分无效(二出局后) (1) 击球员未能安全到达一垒被杀出局。(2) 任何跑垒员被封杀出局(包括被迫进垒的跑垒员漏踏被迫进占的垒位,被申诉出局)。(3) 前位跑垒员被判出局。(4) 触杀局面和申诉局面时,触杀,申诉在前,得分无效。 7、申诉局面: (1) 概念: 当守队的队员或教练员没有提出要求,裁判员不能预先做出判决的局面为申诉局面。(2) 时机: 继续比赛或死球局面。(3) 不再受理申诉: ?投手投出一个球(无论合法与否)以后,但涉及换人除外。?比赛结束,队员及裁判员都已离开场地。?互换跑垒员进入球员席或换局。 7、申诉局面: (4). 可申诉的局面?高飞球离垒过早。?漏踏垒。?后位跑垒员已得分,前位跑垒员不得返回补踏。?成死球后,跑垒员已到达漏踏垒或不合法离垒的下一个垒时,即使恢复比赛,也不得再补踏。?跑垒员一旦回到球员席,不得补踏。跑垒员漏踏本垒,不准备补踏,守场员持球触踏本垒,并向裁判提出申诉。漏踏本垒的跑垒员在死球局面时,如投手已重新持球站立在投手板上时,不得返回补踏。?击跑员安全上一垒后企图跑向二类。注:企图的特征是起动,与身体转向无关,须采用触杀的形式向裁判提出申诉。?替补(包括出血队员、 DP )未通知裁判。?再进场错误。?击球次序错误。?互换垒上跑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