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二历史试卷分析
职教中心:李长芝
紧张的一学期终于宣告结束, 我对学生的历史试卷进行了认真分析, 具体情
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本次参考人数: 775 总分: 53500 平均分; 最高分: 99 最低分:
16,优秀率: ,% 及格率: %
2、题型、题量及分值、特点
、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四选一) 、
历史诊断题、图说历史材料分析题、以史为鉴题五种,题型稳中有变。
、考试质量 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 29、 30、 31、 32题;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题;
以史为鉴题。 从总的来说, 本份试卷难度较大, 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
评价。
、试题特点 容易题约占 50%,中档题占 30%,稍难题占 20%;注重对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适当考查学生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
能力的考查, 设问跨度大, 设问力度大, 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
的层面上。
二、答题中的问题
我在批阅试卷中卷中, 发现相当的学生初步表现出可贵的历史思维能力及综
合运用、 文字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发现特别是问题探究题的答案中
得到印证。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 1)基本知识掌握不牢。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
混乱甚至是无知,常常张冠李戴,胡乱答题。问九一八,答张学良,杨虎城;问
长征精神,答五四精神。
(2)审题不清。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
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3) 答题不规范。
如:为什么毛泽东要在井冈山开辟根据地?
处理中明
明提示从四个方面回答。直接从一、二、三、四并列答题即可,好些同学杂乱答
了很多,既影响了视觉效果,又无格式章法,不好阅卷。
( 4)阅读理解水平低。 不少学生由于汉语水平太差,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不强,突出在问题探究题答题的解答方面。学生不明题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