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混凝土拌和站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拌和站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21/5/4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拌和站管理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混凝土拌和站管理制度
拌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1、组织机构
项目物质设备部、所属工区分管副工区长
拌和站站长
混凝土生产班组
混凝土运输班组
设备
维修 、
保洁
班组
实验室
施工及技术管理人员
2、拌和站生产人员分工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性别
年龄
二、搅拌站的主控项目
搅拌设备几个系统
主机搅拌系统
输送系统
贮料系统
计量系统是搅拌站的灵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和混凝土质量,影响混凝土的计量设备的是动态计量。
微机控制系统
强弱电电气系统
设备系统质量控制的关键
微机控制操作系统稳定性逻辑性
计量系统的灵敏性和准确性,计量系统的准确与稳定决定砼生产的质量。静态准确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关键在于动态计量落差的准确度。和电脑对数据的捕捉。
材料收发部门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控措施
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对每车的出机混凝土的计量系统,搅拌站将施工配合比数据打印交给物设部材料收发管理人员,材料收发人员通过对每车的称量来和搅拌站的出机方量进行效对,当称量数据和实际出方量不符时应及时查找原因。
三、拌和站生产管理制度
没有砼搅拌站站长或分部经理下达的生产指令不得开机。
没有取得项目部的许可不得擅自停止生产或停产维修。
准确输入配合比;认真复验录入所有数据,经试验人员、操作员经确认无误后签字备案,方可生产。
严格按配合比生产,没有试验室试验人员书面指令,任何人不准随意增减原材料、外加剂及用水量。搅拌时间视混凝土状态,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增减。
生产中,应密切观察计量是否准确,超过规定误差应及时调整落差。所有计量在空载时,应处于极小值的范围内。计量系统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处理。
水泥、掺合料误差不能超过±1%,发现水泥、掺合料质量不够时,应及时查找绞龙是否堵塞,并及时排除,集料误差不能超±2%当误差超标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手动补偿和记录。
卸料时,出料口与罐车进料口应对齐,杜绝卸遗漏。
作业结束,关闭以下开关:
作业结束,出料口与罐车进料口应对齐,杜绝卸料遗漏。
水泵电源开关;
主机电源开关;
总控开关;
添加剂泵开关;
空压机开关;
作业完成后在两小时内,将主机所有接触混凝土部位清洗干净,不准出现累计一段时间突击清理现象。
生产中出现停电,立即手动卸料,并清洗相关部位。
按搅拌站使用说明书严格执行。
每次正式生产启动设备前必须与维修人员协调配合,第一次打铃时长不少于10秒,经维修人员确认各机械工作部位无人并不存在事故障碍时,通话告知而后打第二次铃,应不少于6秒钟。间停6秒钟后设备方可运转。
按设备说明书、规范、业主规定要求定期对搅拌站的各种电子称量设备进行标定效验(先用标准砝码标定,最后再实物称量),看看计量误差是否符合要求规定并做好记录,标定时应通知试验人员同时标定。
四、搅拌站整体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 每次工作完毕后,应清理保养项目:
清理搅拌罐壁内外积灰,卸料口处,搅拌轴及卸料门上的砼残物,用水将这些地方冲洗干净,必要时可放入少量的石子和水搅拌数分钟后放出。
用水清洗车、附加剂箱及其供系统。
冰冻季节,工作结束应放尽水泵、附加剂泵、水箱、附加剂箱,水、附加剂管路中的残留水、附加剂,以防损坏泵及其管路,并启动水泵的附加剂泵运转1-2分钟。
2. 每周检查保养项目:
手动油泵是否需要加注润滑脂。
各润滑点必须进行润滑工作。
注:各润滑点位于搅拌机出料门轴,各储料斗和称量斗门轴,胶带运、机托轮、压轮、滚筒、轴承、传动链条、螺旋轴上、下端轴承及主机大齿轮等处。
检查叶片、刮板、搅拌臂等的磨损情况必要时调整间隙或更换。调整间隙的方法见《机器的调整》一节。
检查振动器联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检查空压机曲轴箱内润滑油质量。必要时进行更换。
检查电器中的接触器,中间继电器静动触头是否损坏和烧坏等。
3. 定期检查保养项目
检查卸料门的密封间隙,当间隙太大时应进行调整,密封间隙一般在2mm左右。
叶片一般在尚可调节(包括转180℃后重新调整)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当衬板固定沉头螺钉露出衬板表面时应进行更换衬板。
检查减速器润滑是否变质,或少于规定要求,必要时加注或更换。
检查大齿轮磨损情况
对供水、附加剂系统作检查不得有泄漏现象。
配套部件,如电动、齿轮减速电、气缸、振动器、空气过滤器等按常轨和参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维修。
搅拌站,半年应保养一次,检查所有螺栓连接部分的可靠性,大修期一般在工作4000小时左右应大修一次。
4. 上料皮带机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