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质量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质量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1/5/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质量管理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北省茅荆坝至承德公路第七合同段
(双峰寺互通、D77+~DK83+400)






编制: 审核: 签发:
日期: 日期: 日期: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安铁有限公司承赤高速七标20XX年4月7

目 录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质量检查制度
质量教育制度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
分包和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
成品保护制度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
施工日志填写制度
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
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一、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1、施工图必须经建设单位对设计单位的出图审定并加盖“有效”专用章后方许使用。
2、各工点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前必须组织人员对施工图进行现场核对,确保施工图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工程实物与自然环境不相符的现象。
3、施工图与现场不相符时,先将施工图现场放样后报监理工程师现场复核,并将不相符的部位和内容,书面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现场核对。
4、施工图现场核对时,首先由监理单位提出对施工图核对完善的建议,施工单位予以确认及提出补充意见,设计单位介绍工点设计意图和设置原则,并对施工、监理单位提出的施工图完善方案提出意见,经充分认证后形成现场纪要,涉及变更事宜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5、施工图必须经过现场核对无误,或经设计单位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对施工图进行修改并形成纪要后,方准使用。
二、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首先对设计院的交桩进行测量复核,同时将复核结果报送监理备案,作为今后施工依据。
2、开工后现场施工测量结果必须复核完毕方可交付使用。
3、施工测量时计算与复核人员应是两人及以上,一人同时计算兼复核的结果视为无效。
4、技术人员有义务及时发现并制止没有复核的技术交底。
三、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1、标段整体性和各单位工程正式开工、或停工复工前,必须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
2、工程正式开工前,要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工程开工要具备下列条件:
(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能满足施工需要。
(2)施工测量和技术交底已经完成(测量必须执行复核制度,技术交底必须办理签收手续),施工桩橛齐全。
(3)征(租)地、拆迁、临时工程能满足施工需要。
(4)劳力、材料、机具能满足施工需要。
(5)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
(6)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及临时房屋、运输便道等能满足开工需要。
(7)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3、开工报告报送与审批
(1)施工各项准备工作经监理检查确认已具备开工条件时,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开工报告,呈送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正式工程方可开工。
(2)整标段的开工报告,由项目部负责填写,于开工前十五天或建设单位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建设单位审批。
(3)单位工程开工报告,由经理部负责填写,于开工前十天报监理单位审批。
4、严格执行开工报告申请程序,未经批准的工程不得开工。开工报告是竣工资料组成部分,填写所用表格必须符合(内业资料及竣工文件管理办法)规定要求。
四、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1、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是由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和设计院、监理单位、公司项目部总工程师与项目部相关部门参加,针对本项目在审查设计文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一并在交底会上研究解决。对技术交底形成的会议纪要应及时下发并纳入工程档案,作为施工依据。
2、对重大、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或新开发的技术项目,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由工区根据需要邀请相关专业负责人到施工现场进行专题技术交底,以便掌握该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要求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3、施工阶段由主管技术人员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交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结构尺寸、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放样控制桩点数据等,对操作工艺复杂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示范指导。
4、现场技术交底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向施工员、工班长交底,必须履行双方交底签字手续。
5、施工技术交底,应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交底资料必须详细、准确、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定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
6、对施工技术交底的关键注意部位必须标明,并对被交底人或作业队进行口述交代,确保被交底人明白交底意图和关键注意内容。
五、质量检查制度
1、工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质量检查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