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贸易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贸易论文.doc

上传人:tswng35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贸易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贸易论文一、关于循环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也是指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技术层面上, 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 强调首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 节约使用资源; 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 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 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 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 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 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 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层面上,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 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 使外部成本内部化; 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 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发展循环经济要解决的目标问题———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说到底是经济问题。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试点, 面临着许多困难, 涉及到对经济增长、就业与环境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需要对若干理论进行分析, 才能制定合理的配套政策, 有效推进。 1. . 页脚. 经济学对污染的定义可表述为外部不经济, 也就是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 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 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规律而形成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这源于生态环境没有作为生产要素并界定其产权。在自然特征上, 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天然性、流动性、外部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 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对生态环境的产权, 只能由国家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当政府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时, 生态环境保护就变成了次要问题。因此,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国家行为或政府引导和规制的技术经济模式。外部不经济的污染在给污染制造者带来效用的同时, 给他人带来了成本。按照市场公平的原则, 污染制造者应该对受害者给予补偿。这里出现了三个问题: 一是由于受害者对生态环境没有清晰可见的产权界限, 他们如果要求得到相应补偿会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二是污染补偿价格计量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三是社会成员生活中共同造成的污染如何处理。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首先需要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 维护社会公众的共同产权, 以便降低每个公众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的交易费用。其次, 由国家统一制定污染的价格标准。第三, 对于没有明确的污染主体, 或主体是社会大众的情况下, 由政府作为公共事业来治理。这三个问题都需要立法机构、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协同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立法机构、政府和执法机构将成为治理污染的“主体”, 它们不必要成为行为主体, 但应该是制度和规则的设计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监督者。市场机制仍然是污染治理基本体制, 企业仍是行动的主体。只不过国家必须对市场进行新的调控和规制。例如, 政府应该通过公共财政和其他优惠政策的支持, 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通过征收排污费、行政处罚等逆向激励措施, 使外部成本内部化, 激励企业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各种资源, 更多地使用再生资源, 治理污染, 激励社会公众更多地使用循环经济产品等等。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污染问题, 必须用经济手段来实现。.页眉. 页脚. 2. 经济发展阶段与循环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环境问题是工业化时期的共性问题。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到目前为止, 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攻坚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 对能源消耗高和污染排放强度大的产业的需求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按照阶段论的观点, 我们可以不必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担忧, 先污染后治理是可行的道路。但是,到 2020 年我国人口将会超过 14亿, 比美、日、德、法、英、加六国的人口总和多一倍, 而我们的国土面积只有六国总和的 1/2, 按照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 我们的单位国土面积受到的污染强度将比发达国家高四倍。这是我国的生态环境绝对无法承受的。而且, 发达国家的环境好转并非完全是由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他们将高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的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就比发达国家脆弱。走发达国家的老路, 很可能导致我们生态系统崩溃。事实上,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我们必须彻底放弃阶段论, 发挥后发优势, 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道路, 走循环经济之路来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