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5队QC小组活动.doc

格式:doc   大小:19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5队QC小组活动.doc

上传人:sxlw1984 2021/5/6 文件大小:1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5队QC小组活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提高员工素质,加强施工一次成功率
单位名称:大港井下作业第二修井205队
QC小组名称:第二修井205队QC小组
QC小组组长:刘文海
QC成果发布人:刘文海
日期:2011年12月10日
前言
近年井下公司将800多名外雇工辞退后,至今新招收了3百多名专科、本科毕业生,这些新员工非常年轻和富有朝气,他们的到来给我队注入了年轻的力量,但是相应的问题也就产生了,这些青年员工虽然专业理论知识较薄弱,但他们可塑性好,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较强,但由于他们的现场操作技能不熟练以及不了解QHSE相关标准,我小组计划通过合理的技能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这些青年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加强我队的现场施工质量.
一、QC小组简况
表1 QC小组成员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刘文海

36
组长(队长)
刘杰

43
副组长(指导员)
张玉磊

34
组员(副队长)
金峰

26
组员(技术员)
邢治中

24
组员(技术员)
崔永合

30
组员(班长)
莫振松

30
组员(班长)
王耀

31
组员(班长)
李向南

28
组员(班长)
二、课题目标
近年井下公司将800多名外雇工辞退后,至今新招收了3百多名专科、本科毕业生,这些新员工非常年轻和富有朝气,他们的到来给我队注入了年轻的力量,但是相应的问题也就产生了,这些青年员工虽然专业理论知识较薄弱,但他们可塑性好,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较强,但由于他们的现场操作技能不熟练以及不了解QHSE相关标准,我小组计划通过合理的技能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这些青年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加强我队的现场施工质量。
现场调查
1。初步调查
 小组成员对2010年全年的施工井进行认真调查,并且通过跟班干部观察和班长反映,发现青年员工的素质高低与施工一次成功率及工用具的损耗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调查情况见表3:
表2  一次成功率影响因素统计表(1)
项目
频数(个)
累计频数(个)
累计频率(%)
质量意识淡薄
12
51
65.3
技术能力低
10
42
53.8
不按设计施工

23
29.4
工序设计有误
1
2
2。5
下井工具质量差



合计
33
123
排列图(1)
从排列图1可知,通过分析以上问题,我小组得出1、2、3项占所有问题的60%,这60%均与员工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员工技能素质低为主要原因,所以本小组认为现场施工主要是由基层员工完成的,如果光靠跟班干部监督也不行,人力有限,只有提高青年员工的素质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案。
设定目标
我小组计划通过本年的培训,使青年员工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并且在年底的职业技能鉴定时能够全部通过中级工鉴定考试,通过青年员工的素质提高,使本队的现场施工质量提高,完井优质率从2010年的99%达到100%,一次成功率从2010年的98%达到100%。
目标可行性分析
1、新员工的起点高,学历都为大专或本科学历,接收和理解能力强。
2、本队技术能力强,队长刘文海在前线工作15年,现场经验丰富,技术员金峰技术水平过硬,现场操作能力强,并且获得井下公司优秀技术员称号,具有一定的培训水平,技术员邢治中为本科学历,现为助理工程师,理论知识非常丰富。
3、我队在QC管理上有丰富的经验,2010年以前修井施工一次成功率均在99%,多次被公司评为“零事故作业队伍”
综上所述,本小组一致认为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该目标是可行的。
2。 进一步调查
小组成员从现场实际操作入手,认真分析青年员工素质低进而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共发现7个问题,得出统计结果见表4:
表3 质量问题原因统计表(2)
工序名称
存在问题
问题频数(个)
累计频数(个)
累计频率(%)
工具的使用
工具参数的不了解
9
22

井口操作
操作不规范
10
31
88.6
下泵质量
质量意识淡薄
21
43
94。6
清蜡操作
操作不正确和注意事项
11
35
92。8
配防冲距
不知道为什么防冲距

11

配下机具
计算方法不知道
2
13
82。5
其他
理论知识缺乏
10
21
83。3
合计
排列图(2)
  从排列图2可知,,加强我队的现场施工质量,必须从以上7个问题着手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四。 因果分析
质量意识
技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