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李琢文《寓言二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10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李琢文《寓言二则》.docx

上传人:2072510724 2021/5/7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李琢文《寓言二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市实验学校
京教杯
北师大版教材第十二册
课题《寓言二则》
学校: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姓名:李琢文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
李琢文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寓百一则
语文 学段第三学段 年级六
相关领域
、 .. 、■- 、 乂百乂
教材
书名:语文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指导思想: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文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文言语感,加 强语言和文化的积累古诗文中的精彩句段、格言警句、成语典故、优美情境、人物 故事等,还有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激活和运用,这些都可以融进学生的语文生活, 使其欣赏品味有所提高。”文言文距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因而在文本与学生的原 有认知间建立联系尤为重要。采用多动教学策略,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实现疏通、 理解、欣赏甚至背诵,激发学生学****兴趣,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精读、集体朗 读从而使学生充分投入课堂当中。
.理论依据:
在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 个‘死角’。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 语知识的介绍。针对这一现状,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调动学生已有的学****方 法积累,借助教材金钥匙的指导,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引导学生 主动地接受信息,通过活动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来建构学生新的认知。
.教学背景分析
《寓言二则》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主体课文。 从单元
设置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冲突”,通过两则寓言,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冲突的 含义。作为小学最后一篇文言文主体课文, 既是对以往五年级学****的总结,又是对 未来中学进一步学****的准备。
从学生情况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文言文学****的积累, 能够带有情感熟练 背诵课文中六篇文言文。本班中学生热爱古文、学****兴趣浓厚。止匕外,不少学生在 课外班学****有一定古文基础。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已经了解了 “实词”和“虚词” 并且能够使用古文简单造句。
教学方式:探究学****合作学****br/>教学手段:朗读、讨论
技术准备:幻灯片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能够结合文本内容想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意,结合文本内容思考解决冲突的办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流程图:
复****方法,读通语句
文译互读,读懂内容
融入情境,读好寓言
化解矛盾,揭示寓意
8
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

设计意图

•读准音
PPT
课本
作为六年级最后一篇
复****br/>
方法。
乂百乂土体课乂,思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
•看译文
回顾所学方法,为后续
法,
读通
语句
继续学****寓言一则。从 五年级开始,我们书中 学****的寓言都是以义言 文呈现的。大家回顾卜 学****文言文的方法,当 我们看到一篇文言文后 如何学****br/> 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正如 书中金钥匙提到的学****文言文的方法。可以归
•查字典
学****奠定基础。
结为“读通”、“读懂”、 “读好”。
.检查“读通”
我们先从“读通”开 始。大家先看这个字。 以往我们很少接触“雨” 字这个读音,可能大家 自己读也意识不到查字 典,所以老师告诉大家。
.多种形式反复读
这些文章在古代可 不是书中这么排版的, 是竖着的,而且没标点。 看谁能读顺。



版、无标点
通过不同方法,检查
“读通”中的读准字 音、读顺语句。学生在 多种形式反复读中熟 悉课文,完成通顺、流 利教学目标。
因为“雨”字读四声表 示“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