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历史上册
选择题专项复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在地方,推选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免。(皇帝、三公、郡县)
经济文化方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辆形制。(车同轨,书同文)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军事方面:御匈奴,筑长城。
1、公元前 —前 年秦国先后兼并了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国家,定都 。秦朝推行 制,统一 、 、 和 。
230 221
韩赵魏楚燕齐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咸阳
文字 货币 度量衡 车辆形制
郡县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3、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①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
②商鞅变法后,秦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抗秦。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①接受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②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势力。
③强化监察制度,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监督各级官员、皇族和富豪。
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4、秦的统一有何意义(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其官吏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6、说一说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7、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两人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的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①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
②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之后,又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③208年,赤壁之战,曹军败退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刘备占四川,取汉中。
④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
208
曹操与袁绍
曹操胜利
曹操与孙刘联军
曹操败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蜀
吴
220
曹丕
洛阳
221
刘备
成都
222
孙权
建业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①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
②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③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南方统治者实行了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⑤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
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为什么会得到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①开垦出大量田地,耕作技术得到提高。
②南方的纺织技术进步十分明显,织锦业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发展起来。
③冶铸业发明了灌钢法。
④江南的青瓷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⑤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建康城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都市。
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孝文帝采取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作用如何?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
1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a、迁都洛阳;
b、推行汉化政策,改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