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docx

格式:docx   大小:7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5/8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学 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提纲
一、教学内容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几何形体的认识以及数一数、比一比、 分类等准备性知识。
二、教学要求
1 .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 2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 0〜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
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 > ”、“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编排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编排,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 .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最主要的特点: 由原来为理解而学,为理解而教,变成了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
第一单元 数一数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1 .介绍“美丽的校园”: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校园外都有什
么。数量都用到 10 以各数。每种数量不止一种。(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数量人和物数量人和物 1国旗,楼房,老师……6 花坛里的花,校园周围的大树……2 农
舍,单杠,跳绳的学生,讨论问题的学生,往校园走的学生……7 鸽子,锻炼身体的学生……3
石凳,踢足球的学生……8 校园绿地上的树,戴红领巾的学生……4 垃圾筒,小气象站里的学
生……9所有的女同学5校园外的楼房,国旗上的五角星……10所有的男同学
(三)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 .全面了解学
生数数的能力。 4 .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单元 比一比
(一)教学内容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 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
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1.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
2.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方式。
(四)教材说明
1 .比多少。
( 1 )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内容。
( 2 )通过操作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比长短。( 1 )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探索比长短的方法。
( 2 )自由选取物体比较,感受长短在生活中的运用。
3.比高矮。
( 1 )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 2 )排队活动,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主要内容: 5 以内各数的认识, 5 以内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 5 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 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 5 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 > ”、“ <”、“ = ”的含义,知识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 5 以内的加、减法。
,并进行交流。
(三)教材说明知识结构表:
am
编排特点:
. 1〜5的认识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