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79266576 2021/5/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韩秀和
教学设计
◆ ◆ ◆
一、教学任务:
1、能力训练点:培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惯;
2、学****文艺随笔的写法;
3、美育渗透点: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艺术原则。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是如何认识“美”的?请大家说说自己所认识、理解的美。大家看,我这里有一尊雕塑,你认为美吗?说说你的看法。
为什么“维纳斯”雕像失去了双臂却被举世公认为法国罗浮宫的第一珍宝呢?让我们跟随日本作家青冈卓行探个究竟吧。
2、 文本阅读:引导学生自我阅读文本(要求学生标出段序、句序)
3、 文体探究:你认为本文是什么文体?(明确:随笔——一种文艺笔法与议论手法相结合的散文;文艺随笔——谈论文艺问题的随笔。)
4、 问题探究之一:请学生齐读第一节。文章开头说“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这里的“我”指的是谁?文章中还有不少以“我”起头的句子,请一一画出,并把这些语句按原文顺序连起来念一遍。念的时候,梳理作者有几个结论。
引导学生思考作答:(明确:①舍弃部分获得完整的美;②任何复原双臂的方案都是奇谈怪论;③人手在人的存在中具有象征意义。)
小结:随笔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主观色彩浓重,这些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5、问题探究之二:作者的主观判断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维纳斯雕像的艺术感悟,我们来看:文章第一段中说“她为了如此秀丽……”,这里的“她”指的是什么?文章中还有一些出现“她”的语句,画出来并念一念。思考:这些内容写出了“她”的什么?
引导讨论深思,明确:(“她”指的是维纳斯雕像,但不是死的石头,而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雕像。写了:①她为了秀丽迷人,把自己的双臂无意识地遗忘在了某一个角落里,因而不管欣赏哪儿,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②对她双臂的想象。)这是作者看到的雕像的艺术之美。
6、问题探究之三:作者不仅看到了维纳斯之美,同时也看到了人们对维纳斯雕像的眼界,文章第一段中有这样的话:“使人不能不感到……”,这里的“人”指的是谁?文中还有一些出现“人”(“人们”)的地方,从文中找出并连起来念一念,看人们是如何看到维纳斯雕像的?这里的“人们”指的是所有其他的欣赏维纳斯雕塑的人,作者写了他们对维纳斯的理解与想像。
7、课堂拓展:图片欣赏,针对这两幅画,你认为清冈卓行会对哪一幅评价更高,说说理由。
8、文本的启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看看本文给了自己什么样的启示。
本文启示一: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本文启示二:要想获得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离不开创作者与鉴赏者的共同努力。
本文启示三:虚实相生是有条件的,艺术空白并不等于任意残缺。本文提出了一个美学命题,即如何认识“缺憾美”:①缺憾也是一种美,②并非所有的残缺都是美,③对艺术上的残缺与生活中的残缺,认识应不一致;由此作者以其独特的艺术颖悟力,深刻地阐述了艺术创作中“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方法。
启示之四:文艺随笔的写作、阅读思路。
设计思考
◆ ◆ ◆
就这个文本,我之所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是有我自己的思考的。据我的思考,任何文本教学都起码应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