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仪表原理及使用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443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仪表原理及使用方法.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5/8 文件大小:4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仪表原理及使用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四技术测量实验
实验1直线度误差测量
、实验目的
(1) 了解合像水平仪或自准直仪的结构并熟悉使用它测量直线度方法;
(2)掌握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值的评定方法;
(3)掌握按两端点连线和最小条件作图求解直线度误差值的方法。
、直线度误差的评定
直线度误差是指实际被测直线对其理想直线的变动量 ,理想直线的位置符合最小条
件。最小条件是指实际被测直线对其理想直线 (评定基准)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测量数
据可以用指示表测量实际被测直线上均匀布置的各测点相对平板 (测量基准)的高度来获
得,也可以用水平仪或自准直仪对实际被测直线均匀布点测量 ,测量两相邻测点之间的高
度差来获得。然后,按照最小条件或以首、尾两个测点的连线 (两端点连线)评定基准,
由获得的测量数据用作图或计算的方法求解直线度误差值。
三、用合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1)量仪说明和测量原理
合像水平仪是一种精密测角仪器,用自然水平面为测量基准。合像水平仪的结构见图
1,它的水准器8是一个密封的玻璃管,管内注入精镭乙醛,并留有一定量的空气,以形 成气泡。管的内壁在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径。 气泡在管中停住时,气泡的位置必然
垂直于重力方向。就是说,当水平仪倾斜时, 气泡本身并不倾斜, 而始终保持水平位置。 利用这个原理,将水平仪放在桥板上使用,便能测出实际被测直线上相距一个桥板跨距 的两点间高度差,如图 2所示。
在水准器玻璃管管长的中部,从气泡的边缘开始向两端对称地按弧度值 (mm/m)刻有
若干条等距刻线。水平仪的分度值 i用[角]秒和mm/滋示。合像水平仪的分度值为 2", 该角度相当于在1m长度上,,/1000 表不。
1—底板;2—杠13—支承;4—壳体;5—支承架;6—放大镜;
7—棱镜;8—水准器;9—微分筒;10—测微螺杆;11—放大镜;12—刻线尺
图1 合像水平仪
号T5呼我:加事岫杼川..上也”一螭R
Fr ' '职小聿心■ It力看*南年Ui岫=*皿 /
I —桥板;口―水平仪;W—实际被测直线; L —桥板跨距;0,1,2,…,n—测点序号
图2 用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时的示意图
参看图1和图3,测量时,合像水平仪水准器 8中的气泡两端经棱镜7反射的两半像
从放大镜6观察。当桥板两端相对于自然水平面无高度差时,水准器 8处于水平位置。则
气泡在水准器8的中央,位于棱镜7两边的对称位置上,因此从放大镜6看到的两半像相合 (如图3(a)
所示)。如果桥板两端相对于自然水平面有高度差 ,则水平仪倾斜一个角度 a ,
因此,气泡不在水准器8的中央,从放大镜6看到的两半像是错开的(如图3(b)所示),产生 偏移量
(a)相合 (b) 错开
图3 气泡的两半像
为了确定气泡偏移量 A的数值,转动测微螺杆10使水准器8倾斜一个角度 ”,以使 气泡返回到棱镜7两边的对称位置上。从放大镜中观察到气泡的两半像恢复成图 3(a)所
示相合的两半像。偏移量 A先从放大镜11由刻线尺12读数,它反映测微螺杆10转动的整 圈数;再从测微螺杆手轮 9(微分筒)的分度盘读数(该盘每格为刻线尺一格的百分之一 ); 它是螺杆10转动不足一圈的细分读数。 读数取值的正负由测微螺杆手轮 9指明。测微螺杆
10转动的格数”、桥板跨距L(mm肖桥板两端相对于自然水平面的高度差 h之间的关系
为:
(2)实验步骤
1)测量时,水平仪放置在实际被测直线的两端, 把实际被测直线调整到大致水平,
使水平仪在两端的示值不要相差太大。然后在实际被测直线旁标出均匀布置的 各测点的位置。
2)根据两相邻测点间的距离选择跨距适当的桥板。 将水平仪安放在桥板
上,然后沿着实际被测直线把桥板放在该实际被测直线的一端,记下水 平仪第一个示值4 1(格数)。按各测点画的位置依次逐段地移动桥板, 同
时记录各测点的示值△ i(格数)。注意每次移动时,应使桥板的支承在前 后位置上首尾相接,而且水平仪不得相对于桥板产生位移。 由始测点顺 测到终测点后,再由终测点返测到始测点。返测时,桥板切勿调头。
3)将在各个测量间隔记录的两次示值的平均值分别作为各个测量间隔
的测量数据,求解直线度误差值。若某个测量间隔两次示值的差异较大, 则表明测量不正常,查明原因重测。
(3)直线度误差值的评定方法
1)按最小条件评定直线度误差值应该采用最小包容区域来评定。参看 图4,由两平行直线包容实际被测直线时,实际被测直线的测点中应至
少有三个测点分别与这两条直线接触(成高一底一高三极点或低一高一 低三极点相间接触),则位于实际被测直线体外的那条包容直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