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济南的冬天
科 目:语 文
时 间:2012年11月14日
授课教师:铜陵市第七中学李志明
16、济南的冬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 了解主要景物的特点。
3、 理清本文的结构。
(二)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主要景物特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老舍先生“情语”的感悟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济南、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难点: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抓住景物特征写景。
三、教学方法:讲读结合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内容,以了解济南冬天“温晴”这一主要特征。
2、了解文章的结构脉络。
教学重点:
1、了解济南冬天“温晴”这一主要特征。
2、体会作者的 “温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的冬天向来都是严寒的代名词。
老舍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艺术赐给了西湖,秋和冬的艺术全给了济南。老舍先生对济南可谓是情有独钟啊!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
2、我们来了解作者---老舍。
二、整体感知
1、自由品读全文,品味作者眼中景,心中情。
2、老舍笔下的济南美吗?(生自由发言)
3、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吗?(生自由发言)
重点区分:温晴(温暖、晴朗有舒适之意)、响晴(天空晴朗、高爽)
怎么体现温晴的? 对比 济南冬天的特点
与北平比——没有风声(奇迹)
温 晴 与伦敦比—— 响晴 (怪事)
与热带比——温晴(日光毒)
4、师范读第一段,加深印象。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写了那些景?山、水、阳光等
济南大明湖畔曾有这样一幅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济南的第一名片。写济南当然少不了写那“一城山色” 、“半城湖”。
2、那几段写山,哪几段写水?
阳光下的小山(可爱)、
山(2--4) 雪后小山 (秀气)
远 山 (闲适)
水(5) 蓝水晶 清 绿
3、分角色读山、水部分[男生读(2--4)女生读(5)],
4、关于“小”
(1)老师觉得用“小”字可以概括山水之共同点,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小”的?
生自由发言(小山、小摇篮、小雪、一块蓝水晶等)
(2)济南“小”吗?
济南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万,不小!我们铜陵111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0多万。济南多山,有众多泉水汇集,山、水均不能用“小”来描述,怎么在老舍笔下变小了呢?
明确:“小”是可爱的意思,生活中我们称小孩为小宝、小宝贝,还有小花小草等,都体现了一种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