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绪论 1、“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他的文学观念都服从于“新民”的目的, 而王国维则说文学“超然于厉害之外”,“强调文学自己之价值”。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2、裘廷梁 1987 年旗帜鲜明地在《苏报》上倡言《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他详细细论述了白话有“省力”、“免枉读”、“便幼学”、“炼心力”、“便贫民”等八项益处。 3、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三个阶段: 1、 1917 年~1927 年,以五四为代表的 20 年代文学; 1、 1928 年~1937 年, 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 30 年代文学; 3、 1937 年~1949 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 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 40 年代文学。 1 、背景:文学发生期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 2 、两个概念(1 )新文化运动(2 )文学革命: ①理论倡导②创作实绩理论倡导: 1917 年1 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917 年2 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文学创作:小说诗歌五四时期, 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 1915 年在上海创刊, 1916 年9 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后移址北京,为主要阵地,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第二节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学现代化与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一、理论上: 文学革命的发难者们就是从西方文艺思潮中汲取理论源泉提倡文学革命的,例如: 1、 1916 年,胡适在美国就注意欧美诗坛的意象主义运动,认同其形式上追求具体性,运用口语等主张,正是在“意象派”的启发下, 写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了“文章八事”。2、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也是号召学习欧美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运动, 发动中国的文学革命。他的“三大主义”中所要建设的“国民文学”, “写实文学”,“社会文学”, 即脱胎于欧美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 3 、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着力介绍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怎样“发现了人”, 人道主义怎样主张“灵肉一致”的人生, 西方和俄国的人道主义作家的反映社会人生的严肃作品又是如何区别我国古代的一些“非人的文学”。他的这种关于“人”的论述, 来自于西方的人道的思想。其直接来源,则是当时日本文坛上兴起的“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理论。二、创作上: 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在创作实践中,他们从中国社会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外来的思潮进行选择, 将其中国化。例如:1、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 就是在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与手法之外, 汲取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 写出了一批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2、郭沫若的《女神》也受到泰戈尔、歌德惠特曼、雪莱和斯宾诺莎等外国作家、思想家的多元影响, 形成浪漫主义的风貌。3、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则是兼取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与日本“私小说”的产物。第三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 、文学研究会: 1921 年1 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许地山、王统照等几人成立, 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会刊。 2 、创造社: 1921 年7月1 日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是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等,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自己“内心”的要求, 强调文学的“全与美”, 推崇“直觉”与“灵感”, 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第四节 20 年代文学论争发生在 20 年代的文学论争主要体现在新文学的意识形态语言与封建旧文学传统之间的分歧与斗争。具体表现: 1、 1919 年, 北京大学里的国故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颉颃。 2、 1922 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3、《甲寅杂志》 1914 年在东京创刊,曾支持资产阶级的革命,历时两年停刊。 1925 年复刊,攻击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 4 、新文化阵营内部的分化与斗争。第五节文学革命的意义五四文学革命有着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1、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