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手册 3parts2.docx

格式:docx   大小:1,127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手册 3parts2.docx

上传人:bodkd 2021/5/9 文件大小:1.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手册 3parts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假设小区系统参数及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参数如表所示。
PRACH随机接入信道容量定义为在满足碰撞概率为1%的前提下,每秒能够支持的成功接入次数。
而随机接入的碰撞概率和随机接入信道的负荷、随机接入的资源有关。随机接入的负荷和用户到达系统的概率,切换的频率等因素有关。
根据用户随机接入的特点,得到碰撞概率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随机接入的碰撞概率,。G为随机接入容量,L为每秒内PRACH信道资源数,计算方法如下:

信道资源数L=随机前导数量×每秒无线帧数×接入信道密度
因此,随机接入信道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不同参数下随机接入容量如表所示。
通过以上计算过程,得到不同场景及系统配置条件下的PRACH信道容量。不过,PRACH信道容量并非网络规划配置受限因素,可通过调整信道配置密度满足不同数量用户接入需求。
PUCCH信道容量
PUCCH信道时频资源
在TD-LTE系统中,上行控制信息(UCI)包括ACK/NACK、CQI/PMI/RI以及SR。为了保证上行传输的单载波特性,用户在没有PUSCH传输的上行子帧中,利用PUCCH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在有PUSCH传输的子帧中,上行时隙从频域上划分为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上行控制信息(
UCI)复用在控制区域传输,其时频位置与PUCCH一致,数据区域则用于用户业务数据传输。
每个PUCCH在频域上占据一个资源块对应的频域资源,在时域上则占满一个时隙传输。为了获得频率分集增益,PUCCH信道在同一子帧的时隙间进行跳频,即用户在时隙0
占用频带一端的RB,在时隙1则占用另一端的RB。当小区内需要同时传输的PUCCH数量超出一个RB可承载的信道数量时,基站将为用户配置更多的RB资源块,以满足控制信息传输要求。上行常规子帧中PUCCH区域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TD-LTE系统支持多用户复用PUCCH资源进行UCI传输。其中RB之间体现为频分复用,即不同用户的PUCCH可以位于不同RB上;同一RB内则通过频域和时域两种序列对信号进行扩频处理,为多个用户提供独立的正交信道:
频域扩频:通过长度为12的等幅零相关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序列在频域上对控制信息进行扩频;
时域扩频:通过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在时域上对控制信息进行扩频;
PUCCH信道格式
PUCCH信道存在多种格式以支持不同上行控制信的传输,不同信道格式的RB可承载的控制信道资源数不同,说明如下:
Format 1/1A/1B
PUCCH Format 1/1A/1B在一个子帧的两个时隙内使用同样的传输结构,对于常规CP,一个时隙内的7个SC-FDMA符号的中间3个用于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映射,而另外4个SC-FDMA符号用于映射PUCCH数据。对于扩展CP,一个时隙内的6个SC-FDMA符号的中间2个用于DMRS映射,而另外4个符号用于映射PUCCH数据。
PUCCH Format 1A/1B用于传输1bit或2bit的ACK/NACK反馈信息,分别对应于下行单码字和双码字的数据传输。用户在进行传输之前,首先获知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根据该资源编号可以选择出用户所使用的循环移位序列编号,以及正交序列编号。一个RB上可承载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数(即复用用户数)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表示一个RB上可供选择的正交序列数量;由于实际传输的信道数量不能大于
DMRS能够区分出的信道数量,因此,该值等于上行DMRS的数量。
为循环移位序列长度,对于PUCCH 信道,=12;
为循环移位序列的循环移位间隔可取 1、2、3,一般建议取值为2,如果UE数比较多,可以取=1;由式计算一个RB上可承载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数。结果如表所示。
Format 2/2A/2B
常规CP的PUCCH Format 2结构用来支持CQI的单独传输,在第2个和第6个SC-FDMA符号上传输DMRS,而其它符号用于CQI传输。待反馈CQI首先经过ReedMuller编码形成20bit的CQI反馈信息,之后通过用户专属的加扰序列加扰后,调制成为10个QPSK调制符号。在经过长度为12的循环移位序列扩频后,分别映射到两个时隙的10个SC-FDMA符号上去。
PUCCH Format2A/2B支持CQI和ACK/NACK的复用传输,只有常规CP的结构。其结构和常规CP的Format2结构完全一致,而且Format 2A/2B
中的CQI传输也和在Format2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