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父爱深深
一粒儿
父亲的爱,在我,似乎怎么也不能够具体起来,甚至现在都是……
儿时,留在记忆里的事似乎很少了: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都是在外打工的,而我,留给父亲的则是那一张又一张,写满红“100”,,那小小的红勾,那一张一张小小纸片,便是自己最宝贵的礼物了,那份期待,那份喜悦,是充溢了儿时的我的心的.
渐渐长大了,记忆中的父亲竟严肃了起来---也不知自己曾经是否感受过像那些小朋友那样被爸爸的胡子扎的幸福,.
因为与二哥相差俩岁,淘气的我们便经常因为一些小小的事就动辄出手---先是一个哭,后是一起哭:父亲来了,各踢俩脚,再加上严厉斥责,,妈妈告诉我,其实小时候,,什么好吃的,都是先给他,后才是我的,,儿时的我竟有那么点好品质!呵!
父亲的家长作风不仅仅是对我们的,也是对着我们的母亲的----胆小幼稚的我们看着父亲动手打妈妈,竟只知道哭个不停,妈妈也不知受了多少的委屈的.
快要过年了,打工的父亲回来了----总是能带些新奇回来:有少许的好吃的,一大堆有趣的故事,而我,则把自己最引以为豪的那一叠100分送给他:.
父亲是属于手巧的,尽管他是个左撇子,但他能给我头上扎出个花来----因为从小自己的头发多,,(我也不知它的学名该叫什么了,这种叫法是我们这里的方言了)是父亲从外边带回来的,父亲的手好有劲,每次他扎完头发,我便可以一蹦一跳的玩去了,?
记忆里,(陕北的窑洞是有炕的)玩耍着,不知怎么就一脚踏空,,我竟又稳稳的回到了炕上,坐在炕边的父亲用脚下意识的把我钩回来了---有惊无险!
父亲在他们那一辈是属于比较能干的了,记得还在哥没成家的那一年,我们家洋芋(方言叫山馒)大丰收了,父亲看着那堆如小山的洋芋又喜又忧----丰收是好事,可怎么能卖的出去呀:这样的小县城能消费多少呢?再说既丰收了,,父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装一车洋芋拉到西安去卖,在现在大概再普通不过了,但在那个年代,他的想法让大家都一下子难以接受,母亲更是反对:受苦人家,赚起赔不起啊!,在妈妈担心的唠叨声中,父亲终是雇来了一辆又新又大的车,满装了精心选择的洋芋走了
……
一段时间后,父亲带回了自己的荣耀----父亲以自己的辛苦,父亲凭着自己的决策,为我们家赚回了一笔不少的钱,也为我们家在村里的威信更是增了一笔精彩:全村都到处赞叹着父亲的能干----村里竟有人主动想把他们的女儿嫁给我哥,因为父亲觉得太近的原因,也就借故推辞了.
后来的我嫂子是距我们较远的一个村庄介绍来的,她长的并不漂亮,但特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