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研究之基本类型(二):问卷调查法
陆、研究之基本类型(二):问卷调查法
概说
* 为一种典型的样本调查研究:
由研究者筛选样本并设计一份标准的问卷来让受访者作答。
* 适合问卷调查法的主题
--经常只需抽样调查而非普查之研究(谨慎的随机抽样)
--研究所需资料直接由样本取得(个人、团体等)
--要求所有受访者在相同的条件下提供资料(标准化问卷结构)
--测量群众的态度与民意取向
--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原始资料
* 调查研究类型之选择应考量:你自己的需要、你所拥有的资源
问卷调查法[类型1]:自行填答问卷
邮寄问卷法
a3>.程序:
分发与回收
* 邮件内容:问卷、说明函件、贴上邮票的回邮信封
* 邮件采用平信或大宗邮件的寄发方式?
* 问卷回邮采用算邮资的邮票或商业上的回函许可?
--考量重点:经济成本
--其他考量:人性、诚意的沟通(使用邮票)
怕被私吞邮票(不使用邮票)
较小型的调查(使用邮票)
* 记录寄发之日期及数量(以利回函之监控与追踪)
监控问卷回函(即时著手记录回函的各项数据)
* 每天的回函数量
* 累记的回函数量或百分比
* 稍微过目问卷(有效卷否?)
* 回收之问卷依序编列盖上识别代号
作用:
--新闻消息发生时点有否对问卷结果有影响?
--可以稍微估计「早—晚回函者」「有—否回函
者」等是否造成结果偏颇(比较分析)?
追踪邮寄问卷(2~3星期后开始,进行两次效果较佳)
* 发出一封催收的信件(最好附上一份调查的问卷)
* 在适切的时间进行问卷的追踪
* 提供额外的诱因
* 受访者无法自回函问卷中辨识:只好寄给所有受
访者(感谢已寄回者,提醒并鼓励未寄回者)
* 可亲访不回覆的受访者
:费用和时间上较经济
:
回收率低(通常为30%)
* 原因:受调查之主题与内容、问卷之份量、样本的
特性(个性、情境、嫌麻烦等)所影响
* 导致之结果:不能有效概括论断资料分析之结果
--问卷回收总份数少,不利统计推论
--未寄回问卷之样本特质的偏误
* 改善缺点之方法:
--给予适切的回覆时间(不宜太长或太短)
--附寄礼品或金钱
--使用无信封回函(self-mailing):
需注意邮局的规定与要求
--追踪不回覆的问卷
--与留置法配合运用
「先邮寄--留置--再派人取回问卷」
「先派人送问卷至受访者处--留置--再请其邮
寄回来」
无法查证资料
* 无法掌握或利用受访者作答时之情境:
--是否为其本人或受人影响?
--是否按顺序?
--是否看完全部题目后才作答?
--无法得到样本的补充资料
* 解决方法:可与留置法或电话访问法配合运用
邮寄问卷之匿名性问题
* 引发之两难问题:期待受访者诚实作答,故在寄发
的问卷上并未标记识别代号;同时又为节省经
费,故希望在追踪问卷时只寄给未回函者
* 解决方法:除问卷外,再附一张写上研究室住址的
明信片,明信片背面则有该受访者代号的贴条,
请受访者将问卷及明信片分开寄回。
留置法(将问卷送至受访者处,并解释整个研究计划,然
后将问卷留置给受访者完成,再由研究者派人稍后取回)
优点:
较具诚意,可解除受访者对研究之疑虑
可直接说明受访者不明白之处
回收率较高
缺点:
较费人力
访员之安全问题
集体填表法
优点:
费用与时间较经济
回收率高
非样本误差较小(题目语意之认知等)
回答者确为本人
:
样本集合不易
填答者可先看完整份问卷,甚至不按顺序作答
问卷调查法[类型2]:面访调查
* 优点:
访员不太会被拒绝,回收率高(至少可达80~85%)
能减少「不知道」及「没有意见」的回答率
适合搜集较复杂的问题(访员能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问卷题
目给予受访者指引)
可观察受访者的反应(确认信度)
可记录受访者的特质、居住环境、与受访者互动的品质等
* 缺点:
访员的素质问题
访员的一切表现(态度或说明),都可能影响受访者
访员及受访者的安全问题
较花费人力及时间
* 面访调查法之守则
--适当的外观与举止
--熟悉调查问卷
--完全遵循问卷中的用字遣词
--正确记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