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实践论读书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7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践论读书报告.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1/5/10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践论读书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写作的, 主要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 讲演,他写作这篇文章及他的演讲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党内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 的错误,尤其是机会主义。而机会主义的错误是导致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四一年到 一九四三年遭受重大打击的主要原因。因此,虽然这篇文章所论及的主题是哲学 上的认识论,但也有着重要的现实的目的。理论论述的同时有着强烈的现实目的 和现实意义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
按照我的理解,《实践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先于认识,这是一种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
《实践论》指出,在所有的实践活动中,人的生产活动是人认识的基本来源。人 的活动首先是为了生存和繁衍的生产物资生活资料的活动, 这是包括人在内的所
有的生物的共同的特征。人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与
自然发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获得了关于自然的认识, 了解了自然的现象、自
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之间发生联 系,从而使人获得了关于人和社会的认识。
在这里我想到了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观点,毛泽东论及的人类获得认识的过
程,其实就是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关联和互动中实现的, 如果用海德格尔的观点
解释,就是人在于外界的事物的“相遇”中(通过实践),事物充分的展开自身, 自己展示自己的本质,自己解释自己,从而使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在这个层面上这两种观点似乎是相同的。 但毛泽东的认识论由于坚持唯物主义的 观点,所以对认识的过程的阐述更加的简洁, 赋予了人理性认识世界的能力,赋 予了人唯一主动的地位。
除了阐述生产实践的重要地位外,毛泽东的《实践论》也界定了 “实践”的范 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包括所有的物质生活和政治文 化生活。而在这些活动中,阶级归属和阶级斗争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的思想都有 阶级特征,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以最深刻的影响。因为人的生产活动是有低级到 高级发展的,所以主要来源于生产活动的人的认识亦然。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因 为阶级偏见和生产规模的狭小导致了对社会历史的片面的认识, 这两个因素被打
破后,人类就产生了对社会历史全面科学的认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
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存在的疑问:第一,其关于实践的定义是非常广的,这就 导致了其可证伪程度的降低,也会导致牵强附会更加容易。无论实践是不是产生 某种认识的主要原因,都可以在太宽广的实践的定义中找到一种可以解释这种认 识产生的实践,然而这种牵强附会对于发现真相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这部分对阶级和阶级斗争地位的强调, 在现在看来是与当时的政治目 的有关的。人并不只是在阶级中生活,人的现实生活是多种层次中生活综合的结 果,很难确定哪一种因素就是主导性的。 就像本人既是男生又是北方人,我爱吃 鸡肉这种爱好,很难说是男生这个因素导致的还是北方人这个因素导致的。 将所
有的思想都与阶级挂钩是牵强的,现在社会中所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 盾已经比较模糊了,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本身对于社会的作用也已经大 大降低,思想和认识的发展更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