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oc

上传人:1314042**** 2021/5/1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导入
(艾青《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初读:感受诗情---初识苦难
“中国的土地”怎么了?请找出文中能直接表现中国当时现状的诗句。
学生回答,教师介绍背景。
【感受:1、由艾青的诗句“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切入到整体感知环节,巧妙自然。】
三、品读:解读自然意象---体会苦难
1、作者选取了哪些自然意象呢?
学生诵读课文。
生1分析“风”意象,教师点拨
生2分析“雪”意象。
2、①教师连续四次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请学生也四次读此句。
②问:此句在文中出现了4次,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回答。
③请一个女生四读该句。
【2、很精彩的一个环节。教师四读主旋律句,情感饱满,一下子为整节课营造了悲壮的氛围;学生齐声四读主旋律句更强化了这一氛围。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让一个学生四读主旋律句,同样很精彩,有提升,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欣赏此环节,我很受启发,教师要有能力凭借自己的诵读来打动学生,而反复诵读又能强化这种情感震撼。】
四、赏读:解读人物意象---挖掘苦难
1、为了表现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作者选取了几幅画面呢?
生回答。
2、哪一幅画面最能震撼你的心灵呢?请同学们分成学****小组,进行诵读和分析,交流你心灵被震撼的原因。
①学生讨论。
②学生发言分析,教师点拨。学生诵读相关句子,教师指导诵读并范读。
3、教师配乐总结,慷慨激昂。
【3、这是整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后发言、朗读,教师又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朗读指导。学生的分析和朗读很出色,教师的朗读更出色,课堂精彩纷呈。
4、我有一个感觉,在这节课上,教师的话语似乎有点多,煽情处有点多,教师似乎有点强势。就这个环节而言,教师似乎没有必要范读那么多次。以前,郑州市教研员朱建军曾委婉地提示我:“如果教师不那么强势就更好了。”为此,我反思课堂,并写下《教师不可强势》一文。与贾晓冬老师共勉。】
五、悟读:体会温暖---走出苦难
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呢?
学生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