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doc

上传人:文采飞扬 2021/5/10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 、评价原则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原则。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改变单一评价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
(五) 模糊性原则。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
质发展情况。文化课考试,量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易量化的项目,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
三、评价内容及方法
 (一)、品德评价:包括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1、品德修养。爱国爱校、关心集体,遵守纪律、遵守公德,努力学习、勤思好问,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文明健康、勤俭朴素,关心他人、团结同学,城实守信、知错就改,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行为习惯 。坚持说普通话,见了老师主动敬礼问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字迹工整,不马虎;自己整理书包和书桌,不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认真做好两操,能和别人合作;在家按时起床和睡觉,吃饭不挑食,喜欢读有益的课外书,不进网吧等少儿不宜场所,不乱用零花钱,爱护花草和树木,饭前便后会洗手,进出家门主动和大人打招呼。
3、以行为规X的养成教育和责任感教育为主题,按学生年龄和生理特征构建分层评价体系,促进良好校风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体分层如下:
内容项目
中年级
高年级
行为规X
尊敬师长、团结友爱、
彬彬有礼
自尊自爱、礼仪端庄、
情趣文雅、审美教育
公德教育
尊老爱幼
团结合作、诚实守信
责任感教育
对班级负责
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教育
正确交友指导
榜样教育
会讲名人事迹
榜样激励、树立远某想
自信鼓励
“我能行”体验
“我能行”实践
(二)、特长、爱好评价:
三、四年级评价标准
识字:
1、能达到小学三四年级教学大纲规定的认识汉字数量;
2、能熟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