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地质学百科.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学百科.doc

上传人:wc69885 2016/6/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学百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质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 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 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候变迁史, 以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等。地质发生变化与时间相关。人们利用自己编制的地质年代表, 显示出各个地质时期地球发生的重要演变。在演变过程中, 人们就是通过研究各种地质遗迹为线索进行研究其变化规律和特点的。纠错编辑摘要目录? 1范畴阐述? 2各地质年代综述? 3地质遗迹? 4配图? 5地质大致年表?地质- 范畴阐述地质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 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 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候变迁史, 以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等。在中国,“地质”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魏国王弼( 226 ~ 249 )的《周易注·坤》, 但当时属于哲学概念。 1853 年(清咸丰三年)出版的《地理全书》中的“地质”一词是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具有科学意义的概念。一般有以下几种解释: 1 。地壳的成分和结构。艾青《鱼化石》诗:“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徐迟《地质之光》: “它在地质上也是相当破碎的,半岛、岛屿、岬角、港湾相间。” 2 。土地的形质;土壤的质地。《易· 坤》“六二,直方大”。三国魏王弼注: “居中得正,极於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孔颖达疏:“质谓形质。地之形质, 直方又大, 此六二居中得正是尽极地之体质也。”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 “地质肥沃,物产繁衍。”综合而言,地质的范畴是表示地球质地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地质- 各地质年代综述为了刻画地质演变的时间性阶段性,人们为地球发生演变确定了年代表。以年代表为顺序, 可以把握各个地质时期地球发生的一些标志性变化。 1 。前寒武纪地质指生物化石稀少和不存在的地史阶段。其时间约在 25 亿年前。它可划分成太古代和元古代两个时期。太古代(Archaeozoic Era) 是最古老的一个地质年代,开始于地球形成以后,结束于大约 24 亿年以前。虽然晚期有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但那形成时的岩石在漫长的时期内经过了深度的变质, 因此保留下来的可靠的化石非常少。有人把太古代早期岩石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单划分成冥古代,时间大约是 38 亿年以前。元古代(Proterozoic Era) 开始于大约 24 亿年以前,结束于大约 亿年以前的“生命大爆炸”,这时细菌和蓝藻开始繁盛, 后来又出现了红藻, 绿藻等真核藻类。藻类在生长过程中粘附海水中的沉积物颗粒形成层纹状结构物, 称作叠层石, 叠层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礁, 出现于太古代而在元古代达到全盛。[1] 1 )太古时代地质距今>50 亿年。太古时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延续时间长达 15 亿年,是地球演化史中具有明确地质记录的最初阶段。太古代是地球演化的关键时期,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而又漫长的时期,大约 39 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 35 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在太古代的最初期, 生命元素,如C, H,O,N 等在强烈的宇宙射线、雷电轰击下首先形成简单有机分子, 后发展为复杂有机分子, 再形成准生命的凝聚体,进而由凝聚体进化成原始生命。在距今约 33 亿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 大气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 并出现了最早的、与生物活动相关的叠层石;到 31 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细菌。在 29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蓝绿藻形成叠层石。也有把 38 亿年以前称为冥古代, 25-38 亿年前称太古代。[2] 2 )元古代地质元古代( Proterozoic Era , Proterozoic ) 紧接在太古代之后的一个地质年代。一般指距今 24 亿年前到 亿年前这一段地质时期。元古界的岩石变质程度较浅,并有一部分未变质的沉积岩。主要有板岩、大理岩、千枚岩、白云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和冰碛层等。由蓝藻等形成的叠层石非常丰富。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出现了埃迪卡拉动物群。元古代早期火山活动仍相当频繁, 生物界仍处于缓慢, 低水平进化阶段, 生物主要是叠层石以及其中分离得到的生物成因有机碳和球状、丝状蓝藻化石,由于这些光合生物的发展,大气圈已有更多的氧气。在 19 亿年前,大陆地壳不断增厚,开始发育有盖层沉积,地球表面始终保持着一种十分有利于生命发展的环境。蓝藻和细菌继续发展,到距今 13 亿年前,已有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绿藻出现。在元古代晚期,盖层沉积继续增厚,火山活动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