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月光曲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月光曲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1/5/1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月光曲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月光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字典独立学会本课生字、词。积累 “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让学生在丰富的现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得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事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并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运用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加深刻。
学习重点: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事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并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运用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加深刻。
学习重点: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让学生在丰富的现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得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字典独立学会本课生字、词。积累 “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等词语。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让学生在丰富的现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得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一、谈话导入,学习第一段。
《月光曲》。“曲”是什么意思?(没有歌词的乐曲叫做曲。)
“曲”字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ū)。谁能按“曲”(qū)来组词。
3.《月光曲》这篇课文是讲谁的?他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的?

二、学习最后一段。
《月光曲》,课文还有哪一段和他描写《月光曲》的过程没有什么关系?(最后一段)
,读后交流:
(1)这个曲子叫什么?
(2)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干嘛飞奔回客栈,还要连夜写下来?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三、通读全文,交流阅读所得。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这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1)“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句。
(2)“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
(3)“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5.《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
?(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
,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们想想当时的钢琴曲是什么样呢?能形容一下吗?
: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月光曲》,感受旋律的变化。
: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下节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