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认识黑洞(1).pdf

格式:pdf   大小:1,440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黑洞(1).pdf

上传人:和合 2021/5/11 文件大小:1.4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黑洞(1).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黑 洞
天体物理学

大家都知道恒星,例如太阳,是靠核聚变辐射光和热的
这个概念在“主序星”阶段是正确的
在了解“主序星”之前,先探讨一个问题
为何太阳的体积是那么大?
目前公认的太阳半径测量结果是 696000km,地球半径是 6 千多 KM,
也就是说太阳的半径是地球的 100 倍出头
那么为何太阳的半径就是这么大,不是 6km,也不是 6 亿 KM 呢?
这里有一个平衡存在
即:太阳的辐射压力和太阳的引力维持平衡
例如有一个氢原子在太阳表面,那么太阳释放的光和热会迫使这个原
子飞离,而太阳引力使得这个原子落入太阳内部,这两个力基本维持
平衡
(当然,日冕层即太阳高空的原子收到的辐射压力更大,因此飞离太
阳表面趋势增加,形成太阳风,但飞离的部分和太阳整体体积相比,
九牛一毛,大体还是相对平衡的)
那么,类似于太阳的其它恒星呢?
于是,天体物理学家就把很多恒星的数据记录下来,
然后以表面温度作为 x 轴,光度作为 y 轴,画在了坐标内
这就是有名的赫罗图
结果惊奇的发现,大部分恒星在赫罗图中的位置,是落在左上到右下
的斜线中的接下来再通过研究,会发现,在这条斜线中的恒星,维持
其发热的能量,都是来源于氢聚变为氦的过程。
而由于采集的恒星是随机的,因此可以认为,一颗恒星的大部分时间
都在这条斜线中度过。也可认为,恒星通过氢聚变提供能量,在其生
命周期中占了大部分时间。于是,这条斜线就叫做“主序”,在主序
阶段的恒星,也叫做“主序星”。再仔细分析主序阶段的恒星,会发
现,其质量也按一定规律排序,越重的恒星越在左上方,越轻的恒星
越在右下角。因此,如果将 y 轴刻度按恒星质量来标注,得到的图的
本质也是赫罗图,而且分布规律也是一样的。
最后,观测银河系中的几个星团,将星团中恒星标注在赫罗图上,会
发现,不同的星团,主序往左上角延伸到一定程度就拐弯并断裂了。
由于星团的恒星基本是在同一时间(就宇宙 150 亿年的时间来说,
即使是 100 万年,也可认为是同一时间)诞生的因此,可以推断出,
越亮越重的恒星,越早离开主序阶段。
也就是说,越重的恒星,命越短。
为何有此规律?很容易理解,因为恒星散发热量是朝着 3 个维度散发
的,因此,重量提高,虽然携带的核燃料更多,但散发速率是 3 次方
的关系,因此燃烧速度也必须 3 次方,才能维持平衡。
如果将恒星在主序的生命时间标注起来,就可以得到这张赫罗图

由于主序阶段的能量都是原子氢核聚变,因此,离开主序的恒星都不
是氢核聚变引起的随着时间的延续。
太阳(其它大于太阳质量或小于太阳质量的恒星均如此)中的氦越聚
越多,最终引发了氦闪耀,此时,太阳也就离开了主序阶段,进入红
巨星阶段。
此时的太阳体积膨大,因此光度将非常大,而表面温度降低,因此它
将落在赫罗图的右上角。
由于红巨星阶段表面积非常大,因此为了维持压力平衡,所以输出的
能量也必须非常大,而且氦的燃烧释放的能量和氢相比,又少的多。
因此,恒星在氦燃烧阶段是不长久的,公认的说法是太阳质量的恒星
的氦燃烧阶段是 100 万年(氢燃烧即主序阶段是 100 亿年)。
氦燃烧的灰烬将是多种的,一般为碳。于是,太阳中心就多出了一个
以碳为主的核心。而碳在太阳那么大质量引起的压力下,是无法进行
核聚变的。
表面残存的氢和氦层会逐渐以强大的太阳风形式吹离,最终露出裸露
的核心。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矮星。它有着极小的光度(因为核心半径很小)
和极高的表面温度(恒星核心的温度),因此它将落在赫罗图的左下
角。
由于白矮星不再有核聚变,因此随着辐射,白矮星会逐渐冷却,最终
变成黑矮星。其实这个冷却是一个长期的阶段,因为它表面积太小了,
甚至可以认为它是一个热的绝缘体,一般天文界认为宇宙到现在还没
有一颗黑矮星存在(还没有已经变凉的白矮星)。
由于其主要成分是碳,再加上高压和高温条件下逐渐冷却(和火山口
的碳类似的环境),因此它冷却后不是石墨状态,而是金刚石状态,
也就是说,是一颗巨大的钻石星球。

如果当一颗恒星演化到红巨星阶段时,还保留 8 个太阳质量以上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