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暑期实践心得体会
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文化寻根旅,黄帝故里行”新郑黄帝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6日冒着炎炎烈日来到了有着黄帝文化象征的黄帝故里,始祖山,龙湖镇泰山村黄帝会盟处等地方,并在途中与游客和当地居民探讨黄帝文化。
历史是根,民族是魂,有根的民族,富有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是神州大地上的一朵奇葩,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新郑是中国的黄帝的出生地,具有“中、通、丰、古、商”的地缘等优势;新郑的姓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而且还有其他地区乃至其他省区所缺少的黄河、黄帝等强势根文化资源,因此,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强势根文化品牌是义务,也是责任。新郑的黄帝系列文化资源开发与黄河文化资源开发都已提上日程,黄帝公祭大典举行,新郑黄帝博物馆开建,一幅打造强势根文化品牌的纵深画卷,正在隆隆展开。
新郑,河南省中部,北靠郑州,南连长葛,东邻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属郑州市。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滋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在这里创造辉煌。这里是中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核心区域,是支撑河南厚重根文化的脊梁。没有黄河与黄帝,河南乃至中载有三皇五帝,黄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5000年前,新郑一带居住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称有熊氏,其国君为少典,而黄帝则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因出生并长期居住和活动于有熊国的轩辕之丘(今新郑北关),故得轩辕氏之号。又因成长于有熊国的姬水流域,故又姓姬。黄帝打败炎帝,擒杀蚩尤,成为天下共主。因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故中华儿女都称为炎黄子孙。我国古时的衣、食、住、行、农、工、矿、商、货币、文字、图画等的创造发明,均始于黄帝时代,故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司马迁的《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五帝中其他四帝都被归为黄帝的直系子孙。从黄帝,到孙子颛顼、曾孙帝喾、玄孙帝尧,再到9代孙帝舜、11代孙夏禹、17代孙商汤、19代孙周文王姬发,黄帝后裔子孙相承为帝有1500多年。黄帝东登泰山,西到甘肃东部,南到湖南,北到内蒙古南部,足迹踏遍今天的大半个中国,但始终以中原为活动中心。河南的新郑、新密、灵宝,陕西的黄陵, 河北省的涿鹿,甘肃省的平凉以及山东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黄帝活动的遗址及传说。新郑西南与新密交界处的始祖山(古称具茨山),有黄帝祠、轩辕庙、黄帝拜将台、黄帝练兵处等遗址。新郑市区轩辕路有黄帝故里,现已辟为黄帝故里景区,占地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清朝康熙年间,立有
“轩辕故里”碑。故里祠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坐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万姓归宗到炎黄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是名副其实的。从血缘关系来看,中华百家姓氏绝大多数属黄帝族、炎帝族和东夷族三族后裔。新百家姓中,属于黄帝族的有70姓:王、张、刘、陈、杨、周、吴、孙、朱、胡、郭、林、何、郑、罗、宋、唐、韩、曹、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魏、蒋、田、杜、范、傅、钟、汪、戴、陆、姚、夏、韦、贾、邹、石、熊、孟、阎、薛、侯、龙、段、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严、钱、施、牛。兼属黄帝族和炎帝族的有10姓:高、谢、吕、丁、卢、方、邱、贺、洪、龚。兼属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