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2007-2-8 14:40 袁群安晓敏摘要:北欧各国因其建立的“北欧模式”而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的典范,但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它们在福利国家制度建设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对北欧福利国家的危机,对 90 年代以来北欧各国福利国家的改革进行了分析,这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北欧;福利国家;改革;启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其中北欧各国(主要指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的福利国家制度堪称典范。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北欧的福利国家制度也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陷入了福利国家的危机。 90 年代以来,北欧各国对其原有的福利国家制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制度逐步走出了危机。对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进行分析, 借鉴北欧的福利国家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北欧福利国家改革的背景所谓福利国家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现代意义上的北欧福利国家则是在二战以后建立起来的。战后至 70 年代初是北欧社会福利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北欧经济已度过了复苏阶段,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福利国家的完善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一时期北欧各国在原有的福利制度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不断进行充实和扩展, 形成了被称为社会民主主义体制的福利模式。该模式以普遍主义和社会平等观念为价值核心,具有高税收和高再分配效应等制度特征。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在战后至 70 年代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北欧各国也因此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和“西方世界的社会试验室”。 70年代中期以来,在石油危机的打击下, 北欧各国相继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陷入了“滞胀”( 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 的困境。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与之密切相联的“福利国家”的危机,给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经济危机致使福利国家难以为继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是经济增长成果分享的结果。在 70 年代初之前,北欧各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还可以维持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但是在 70 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石油危机而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北欧各国的经济陷入困境。但由于福利制度的刚性, 只能增加, 不能减少, 北欧各国不得不继续提高福利水平。日益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使政府赤字剧增,债台高筑,出现了巨大的“财政黑洞”。到 80 年代中期,在 1988 年,丹麦的净外债占到了其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40 .2% ,瑞典占 23 .0% ,挪威占 20 .2%. 在 1990 年芬兰的预算还是盈余的,但此后,经常项目逆差上升到了 250 亿马克以上, 几乎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5%.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北欧各国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二)高税收、高福利和福利平均化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北欧各国的高福利是靠征收高额累进税来支撑的。税收过高, 意味着追加的劳动生产物大部分将落入政府手中,这就“截断了劳动与收益之间的联系”, 打击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70 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北欧各国职工的名义工资有了较大的增加, 但人们却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