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完形填空答题技巧.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完形填空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完形填空答题技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完形填空答题技巧完形填空答题技巧 1. 重视首句,把握开篇完形填空一般无标题, 首句不留空白, 是完整的一句。细读此句可以判断文章体裁, 预测全文大意和主旨。读懂首句可以帮助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避免误入歧途,对理解全文起重要的作用。 2. 阅读全文,掌握大意速读全文要一气呵成, 尽管有空格, 生词或不明白的地方, 仍要快速读下去, 不要急于看选项。一遍读不懂可以再迅速读一遍, 直到明了大意( who, when, where, what ) ,掌握梗概,总体把握文章内容, 结构,时态,语态变化,情节的展开,结果的形成,然后答题。 3. 前后照应,灵活答题(1 )择优法(2 )排除法对于一时难以确定的答案,可按空格位置,从语法结构,上下文意, 习惯用法, 词义辨析等方面, 对选项逐个分析试填。此时,“瞻前顾后”是必要的: 即先读所填句, 回顾上一句, 兼顾下一句。如果一句中有两处填空,要“双管齐下”,在两处同时试填,然后通读全句, 确定答案。 4. 复读全文,验证答案(1) 检查上下文的一致性: 即时态、语态的一致, 代词、名词、单复数的一致。(2 )检查表达法的习惯性:即习惯用语、固定搭配、句型词组是否符合习惯。(3 )检查上下文的连贯性:及凭借语感,按照上下文,检查段落与段落,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是否连贯。这是检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往往能纠正一处甚至多处错误. 通篇阅读技巧应注意把握这几点: A :提高速阅读能力尤其是跳读能力。同学们看到试题后不要急于去看选项, 而应该先快速通读全文, 掌握短文大意。设法弄清文中的时间, 地点, 人物和事件, 这样可以很快地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文章的大概,为下一步答题节省时间。 B :关注开篇句。近几年的高考完型填空试题首句一般不设空,因此同学们尤其要仔细阅读好开篇句, 通常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或是告诉你文章的总的背景。通过快速阅读全文, 同学们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这对于文章中时态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帮助。 C :根据文中所给的线索,捕捉相关信息。 D :必须巧妙地运用自己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来帮助自己分析和判断。解题思路应注意把握两点: A: 跳过空格、通读全文、把握大意。一般来说, 完型填空要读 3遍: 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概要; 细读, 填空恢复原文; 再读, 检查文章的条理逻辑是否通顺。以往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一重要环节。 B :做完题后,再读全文,核对答案。注意上下文的一致性及时态、语态的一致, 单复数的一致; 从语法、惯用法甚至语感入手, 看全文是否合乎逻辑;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连贯通顺。个小窍门 3 1. 做题时,切忌受思维定势的干扰,从而影响对文章的分析; 2. 不要因为某道难题而停留太久的时间, 一直往下做, 也许后面就会出现你所要的线索; 3. 不要断章取义,要注意文章前后的连贯性。完型填空题做题技巧: 完形填空题考查对上下文语境的把握能力和词义辨析及准确运用的能力。因此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词汇、语法、句法) ,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等是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关键。一般说来,做完型填空题要读 3 遍: 1.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力求用一句话将主要意思概括出来; 2. 细读句子,填空恢复原文;注意利用语感和背景知识,在有把握的地方,大胆填上自己认为正确的词, 写在空格中, 有的地方甚至可写上汉字, 帮助理解全文, 如果你写的词恰巧在选项中, 或和选项中某个词相似, 这很可能就是最佳答案了。 3. 再读,检查文章的条理逻辑是否通顺。重点是明确初读和细读中拿不准的地方,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连贯通顺。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无词填空练习, 也可以找一篇完型练习题, 将选项全部盖上, 自己凭语感来作, 作完后核对看能作对几个, 开始一篇可能只填对 1-2个, 逐渐做到 3-5个, 再到 8- 10个, 这就说明你的语感和语篇理解能力在提高,如每一篇都能凭语感作对 8 -- 10个, 再加上习语搭配, 词义辨析, 可能你的完型填空能力就有了较大的提升。一、通读全文,摸清大意一般的讲, 任何文章都有中心议题。根据首句给予的启示, 借助文中所传达的信息, 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快速地从头至尾浏览一遍全文,以便对文章有个整体上的了解,这是作完型填空的第一步。然后再仔细阅读文章,运用其他的填空技巧,选择出正确的答案。二、抓住主旨,初选试填答题时, 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从全文大意、主旨出发, 联系上下文展开逻辑思考并充分依靠自己平时所积累的英语语言知识, 根据文中语义、语法、逻辑和固定搭配上的需要来推测应该填什么词。如自己考虑的答案与四个选项中的一个相仿,则该答案正确的可能性较大。当然,对其他的三个选项也应根据上文作综合分析。三、固定搭配,兼顾语法答题时除了运用熟记的词汇、习语、固定搭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