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保护概论教案蚌埠学院/ 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中国· 蚌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字面涵义:某中心事物周围的因素?一般定义: 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保法定义: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二、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自然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有机和无机环境组成。?工程环境:即人工环境?社会环境: 由政治、经济、文化三要素组成,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三、环境的分类 1、空间规模: 居室环境、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 2 、环境介质: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环境 3 、性质: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心理环境四、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和区域性?变动性和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第二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定义: 是指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二、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 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境问题二十世纪 50 年代前后“八大公害”事件事件时间事件名称事件后果 1930 年 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几千人呼吸道发病,约 60 人死亡 1948 年 10月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4 天内有 6000 人患病, 17 人死亡 1952 年 12月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 天内 4000 人死亡并连续发生 3次 40 年代初,每年 5-11 月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浅蓝色烟雾刺激喉、鼻,植物变黄, 到 1955 年死亡 400 多人 1953 年始发现日本水俣事件 180 人患病, 50 人死亡 1931 年-1972 年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患者超过 280 人,死亡 34人 1970 年日本四日市事件 500 多人患病, 10 多人死亡 1968 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5000 多人患病, 16 人死亡?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农业时代标志:农牧业的产生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衰退(生态恶化) 第二次浪潮--工业时代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两个时期) (1) 第一次技术革命( 17 世纪初-18 世纪末) ——蒸汽机(2) 第二次技术革命( 19 世纪初- 20 世纪初) ——内燃机第三次浪潮——信息时代标志:电子工程,遗传工程的兴起环境问题:污染转移(分两个时期) 两个时期: (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2) 当今的环境问题八十年代十大污染事件事件时间事件名称危害后果 1976 年 7月 10日意大利维索化学污染一家化工厂爆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使许多人中毒。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 1978 年 3月法国阿摩柯卡的斯油轮泄油油轮触礁后, 22 万吨原油入海,导致藻类、湖间带动物、海鸟灭绝。工农业生产、旅游业重大损失。 1979 年 3月 28日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一座反应堆大部分元件烧毁, 一部分放射性物质外泄。 1985 年 1月英国威尔士饮用水污染英国一家化工公司经含酚废水排入河流中,导致 200 万居民饮水污染, 44 的人中毒 1984 年 11月9日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故墨西哥首都近郊一座液化气供应站发生爆炸,五十四个储气罐爆炸起火,死一千多人,伤四千多人,毁房一千余幢, 3 万人无家可归。 1984 年 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一家农药厂,因剧毒物质异氰甲脂储罐外泄,死亡 2 千余人,二十万人受害。 1986 年 4月 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该核电站位于基辅市郊区, 由于四号反应堆爆炸起火, 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死三十一人,二百三十七人受放射性严重伤害,十三万居民紧急疏散。 1986 年 11月1日欧洲莱茵河污染事故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工公司的一座仓库起火,库中有毒化学品随灭火用水流入莱茵河。 1988 年 11月1日美国莫农格希拉河污染一家化学公司仓库起火,磷、汞、大量硫、剧毒物进入河流,造成沿岸 100 万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989 年 3月 24日美国埃克森· 瓦尔迪兹油轮漏油美国阿拉斯加一手油轮漏油达 万桶, 海域受到严重污染, 形成 8 英里长, 英里宽的原油泄漏污染带。当今的环境问题?局部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酸沉降?臭氧层破坏?自然资源耗竭?生物多样性被损害?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第三节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人类-环境”系统二、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探索全球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