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蓼花鼎罐》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7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蓼花鼎罐》读后感.docx

上传人:wwlgqnh 2021/5/13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蓼花鼎罐》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蓼花鼎罐》读后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XX为大家收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确实少有人读书,打牌的多,K歌的多,喝酒的多,相比爱学习的犹太人,当下我辈成了世界上啊不喜欢读书的民族。没有全民的足球运动,哪有国足踢出亚洲的希望;没有全民的爱书读书,哪能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邓湘子老师似乎在提醒我:教师不能不读书!
  书的封面是一个四方火塘,一个三脚撑架,一个鼎罐,一个煨盛,加上熊熊燃烧的火苗,勾起我童年时代一个个幸福的印象:我在火塘边度过无数个寒夜,有多少次卧睡火塘边长板凳上不肯上床。听父辈讲过:1945年日本鬼子入侵绥宁,武阳老街被烧,唐家坊老街被烧,瓦屋官路老街被烧。父亲十多岁被抓去给鬼子兵当脚夫,被抓的33天里,挨打挨饿,一直走到邵阳的九公堂才逃回家,祖母在这些日子里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落下疾病,以至到后来疯癫了。所以在我的记忆里见鬼子兵父老乡亲是躲而远之。当看到书中鼎罐师傅陈心和用乌铁笛勇斗三个全副武装的鬼子兵,用乌铁笛把鬼子兵一一捅死,让我涌出对英雄陈心和无比崇敬,苦难的绥宁人也有铁血汉子。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书中再现的战争中绥宁人的人性美,人情美。
  抗日战争中从邵阳逃难来的'安生举目无亲,姑父姑妈热情地收留他,像对待侄儿端午一样疼爱他,没有两样。绥宁人是一个多么好客的民族啊!
  从龙烟山死里逃生的端午和安生,沿着泡洞冲走陈家湾,一路上,遇人有饭吃,遇屋有住宿。鸟屎冲的黄贵生给他们熬麂子肉粥充饥,6天不见米饭的两个孩子吃到了热粥,山洞只有两个碗,先吃热粥的是端午和安生。塘弦湾的陶老爹接过接力棒,做蛋汤、熬南瓜粥,祖孙三人在陶老爹家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