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1/5/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教育的力量》感悟
读了《教育的力量》一书感受颇深。作者的主张是应当时刻记住:你是在教育孩子,不是在教育大人。我们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理解孩子。
所谓对孩子的理解,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我认为这句话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懂得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第二,善于发现并发挥儿童潜在的创造力。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对儿童的心灵世界应有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要有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教育者这样的童心,不正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吗?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使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起码条件,但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无疑能使他的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但如果仅止于与学生交朋友,则无异于放弃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因此,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的人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换句话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
只有当孩子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孩子才不管有多幼小,也能以平等的“社会人”出现在社会交往中。
人们总喜欢说“世界的未来是属于孩子的”。然而眼前这个世界却不属于孩子。这个违反逻辑的现实在中国很少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注意过。孩子的周围,总是设置着一道道有形的或无形的深院高墙:正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这种美丽的口号,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间,阻断了孩子的自由梦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往后让一让,给孩子留出一块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让他们享受一下高空自由翱翔的乐趣,领略一下俯视万物众生的灵感?
 该把孩子当孩子时,我们却把他们当成了大人;该把他们看成大人时,我们又把他们当成了孩子。
自然的生长过程来说,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不同于***。就像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