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gis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gis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sdnmy78 2021/5/14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gis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专 业:11地理信息系统
班 级: (1)
姓 名:李忠心
学 号:
指导教师:黄木易

2015年3月3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依据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正在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问题将会是今后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在环境评价内容上,开始重视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内容的重点也由原来单一的自然环境评价开始向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活质量环境等多个方面拓展;在评价方法上,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发展成果,比如运筹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深化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目前EIA中的许多环境问题和环境过程都可以通过现有的成熟模型描述出来,但是在环境模型空间数据的操作、分析、显示等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而GIS可以为环境模型提供空间操作规范,用来反映环境模型研究对象的移动、扩散、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大量兴建工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项目。合肥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竞争压力加大,对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地区间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存在对合肥产业发展的挤压因素。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再工业化”,延缓制造业转移步伐。长三角发达地区引导产业省内转移,推动制造业回归,上海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并举,浙江实施浙商回归工程,江苏推动南北共建。与此同时,东南亚、南亚等国家以及中西部省份依靠廉价劳动力、土地等优势,承接了大量传统制造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合肥要实现引进高端、对外输出将遭遇一定的挤压。同时,“十三五”期间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巢湖治理、大气治理等生态环境改善压力也将加大。
因此很有必要将GIS技术运用到环境影响评价当中去,可以更加方便反映环境模型的研究,以方便了解以及管理合肥环境,进而做出及时的决策来管理环境问题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等问题。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外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蓬勃发展,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律形式加以确定的国家。纵观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正经历着由单目标向多目标,有单环境要素向多环境要素,由单纯的自然环境系统向社会环境的综合系统,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发展趋势。环境质量数学模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定量化的基础。
我国是从70年代才开始的。1979年9月,我国公布了《中华人名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定下来。对环境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从地学、生态学、化学系统科学等学科角度对环境影响评价理论进行了探讨,引入了各种数学方法,在评价指数系统、模式控制分析及环境评价理论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这一专业术语,他提出利用数字计算机处理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建议加拿大土地调查局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到1972年,CGIS全面投入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运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统。从此掀开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序幕,伴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技术,已经愈来愈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这其中也包括环境保护领域中。

:
1, “十三五”时期合肥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环境辨识
2, Using ArcView.[Z], ESRI Press,2000
3, 姚申君,吴健平,易敏,於家《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环境科 学 导刊 2007,26(6):77-80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